眼睛与视力矫正_1-课件
玻璃体:充满着眼球的内 部的透明胶状物
视网膜:物体的图象成在 视网膜上
角膜:光线通过透明的角 膜进入眼里
正常眼视物
注意观察晶状体的厚度的变化
近视眼与远视眼
近视眼的晶状体变_厚____对光的折射程度变_强___, 因此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_前__方_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__薄___对光的折射程度变_弱___, 因此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_后__方____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42021/3/4Marc h 4,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42021/3/42021/3/42021/3/4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眼睛与视力矫正
复 习 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
8cm和16cm。哪个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些? 据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再考察一下透镜的 凹凸程度,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凸透镜越凸,折光能力越强!
眼睛的结构
瞳孔:根据光线的强弱,随 时调节大小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使物体成像在视网 膜上
军爷爷老花镜的度数是400 度。
»5、小刚和小强都是近视眼,小刚的视力
是0.5,小强的视力是0.8,通常情况下,
他们的晶状体都较正常的眼的晶状体 ,
而 厚 眼睛小的刚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
视力,
佩带的小眼刚镜度数更高,透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焦距更 ——。
短
例3:小明和爷爷的眼镜放在一起, 虽然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小明的眼镜是 近视镜,但是两个眼镜的外形完全相同, 请你帮小明用三种最简单的方法区分两个 眼镜。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9:46:36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42021/3/42021/3/4M ar-214- 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4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答:⑴摸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远 视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⑵看成像:放在报纸上,成缩小虚像 的是近视镜,成放大虚像的是远视镜。 ⑶看对光的作用:会聚光的是远视镜, 发散光的是近视镜。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视力的矫正
上图为眼睛模型,其中凸透镜相当于 晶状体 ,烧 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 ,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其中 (a)是 正常眼模型,(b)图是近视 眼模型,此眼应 佩带_凹__透镜来矫正.(c)图是 远视 眼模型,此眼应佩 带_凸__透镜来矫正. 。
有的人看远处物体相当吃 力,他们要把物体放在离眼
近视眼
睛较近的位置才能看清楚。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 体过凸,使得光线会聚 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利用凹透 镜先使光发散,再经 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 上.
而有的人看近处的物体
远
相当吃力,他们要把物体 放在离眼睛较远的位置才
视
能看清楚。
眼
远视眼是晶状体过 于扁平,物体经晶状体 折射后将像成在视网膜 之后。
矫正: 利用凸透镜先使光会聚,再 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
正常眼
近视眼
不需矫正
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凸透镜或 老花镜矫正
眼镜度数的换算
•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度”, 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m为单位)倒 数的100倍。例如:某眼镜的焦距为 20cm,则它的度数为
1 0 . 2 ×100=500度
试身手
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近视眼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4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4日星期 四2021/3/42021/3/42021/3/4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2、试用三种方法区分近视镜和远视镜。
3、如图所示是王老师下课时留在讲台上的眼镜,小明同学透 过眼镜看到了如下的情况,从眼镜判断,王老师的眼睛是
(B)
A、远视眼B、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正常,另一只是 近视眼
4,李军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 纸在老花镜下面可以来回移动,纸上得到 的一个最小的光斑距老花 镜 25cm, 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