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试题

伤寒论试题

17.附子汤证中身体痛、骨节痛的机理是:[ ]
A 阳虚阴盛,水寒不化,凝滞筋骨
B 寒邪外束,营阴郁滞,气血不通
C 素有久寒,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D 阳虚阴盛,寒水泛滥,水渍四肢
E 风寒内侵,阳虚不温,四肢失养
18.黄连阿胶汤的作用是:[ ]
A 辛凉清热
B 清宣郁热
C 育阴清热
D 清热生津
E 和解泄热
19.厥阴病提纲的病机是:[ ]
A 正伤邪陷,寒热错杂
B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
C 阴阳胜复,寒热错杂
D 正伤邪陷,表邪未解,上热下寒
E 上热下寒,寒热格拒
20.干姜芩连人参汤证的“寒格”是指:[ ]
A 脾胃虚寒而吐利
B 寒水内停而吐利
C 上热与下寒相拒而吐利
D 肝寒气逆而吐利
E 脾肾虚寒
而吐利
21.下列何方证,不属于寒热错杂?[ ]
A 麻黄升麻汤证
B 乌梅丸证
C 黄连汤证
D 小青龙汤证
E 大青龙汤证
22.以下除哪一汤证以外,均属水饮为患?[ ]
A 竹叶石膏汤证
B 牡蛎泽泻散证
C 小青龙汤证
D 茯苓甘草汤证
E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23.下列何方证不属上热下寒证:[ ]
A 附子泻心汤证
B 乌梅丸证
C 麻黄升麻汤证
D 栀子干姜汤证
E 干姜芩连人参汤证
24.《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年代大约是:[ ]
A 春秋时期
B 西汉末年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末年
E 晋代
25.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
A 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
B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
C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D 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兼述杂病
E 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及杂病
26.太阳病的头痛特点是:[ ]
A 头顶胀痛
B 头项强痛
C 前额刺痛
D 两侧头痛
E 头痛如裹
27.病人主诉“气喘”,可辨为小青龙汤证的依据是:[ ]
A 发热,恶寒,小便不利
B 发热,无汗,头痛,恶寒,烦躁
C 发热,恶寒,汗出,头痛
D 汗出而喘,无大热,脉数
E 发热,头痛,无汗,恶寒,咳嗽,呕逆
28.“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治宜:[ ] A 桂枝人参汤 B 桂枝加芍药汤 C 葛根汤D 葛根黄芩黄连汤E 生姜泻心汤
29.关于太阳蓄水证与蓄血证的症状鉴别要点,下列答案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一在气分,一在血分
B 一在膀胱,一在少腹
C 一无热邪,一有热邪
D 小便利与不利,神志正常与否
E 是否有“下血”症状
30.以下哪一项不是大、小结胸证的鉴别要点:[ ]
A 前者为水热互结;后者为痰热互结
B 前者疼痛按之石硬;后者按之疼痛,未至石硬
C 前者舌苔黄滑;后者舌苔白滑
D 前者病位从心下至少腹;后者正在心下
E 前者脉沉紧;后者脉浮滑
B型题(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用。

A 表邪内迫,大肠传导失职
B 表邪化热入里,内迫肠道
C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下渗大肠
D 营卫不和,脾虚水停
E 脾阳虚弱,寒湿内阻
3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病机是:[ ] 32.葛根汤证的病机是:[ ] 33.理中丸证的病机是:[ ] A 温通心阳 B 温通心阳,镇惊安神 C 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 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检查:心电图正常,尿常规检查未见蛋白。

双上肢震颤,舌淡、苔润滑而灰,脉沉弱。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