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

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


第一阶段:(1994-2000 年)成为中国名牌 第二阶段:(2000-2010 年)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第三阶段:(2010-组织内部战 略经营的单位的目标明确、清晰,保证了企业战 略管理的连续性。

采取了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1996 年在南非投资79.5万成立了海信的第一个境外带 料加工生产型企业,在之后的时间里又不断在巴 西、美国、日本等国家合资签署协议,利用他们 在本地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带动海信的发展,进一 步有利的开拓了海外市场。

海信集团成立于1994年8月29日,其前身是青岛电视机 总厂,创建于1969年当时叫青岛无线电二厂。从创业之 初到现在海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几万员工、两个上市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前十名的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在走国际 化道路的同时在境外多个国家建有分公司。目前,海信在 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 15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 销售的产品有白色家电(空调、洗衣机)和黑色家电(电 视)。

把开拓国际化市场作为重点工作,建立健全的海 外发展组织体系,明确各公司的职能与任务;如 进出口公司负责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产品公 司负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明确的分工使到当初 制定的战略有序的实施。
目标明确,战略目 标是企业制定战略 的基本依据和出发 点;在1994年海信 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在制定战略是就把 公司的战略定位为 三步走:
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展的 道路上,海信坚持 “技术立企、稳健经 营”的发展战略,以 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 技术创新为动力、资 本运营为杠杆,持续 健康发展。

海信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在自己力量不足以撼动发 达国家市场的前提下,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建立联盟的 方式,共同开发市场以达到迅速提升品牌著名度的目的。 2008年海信与国际白电强势品牌惠而浦公司合作,共同投资 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合资企业。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投 资额达到9亿元,两方将各占50%。海信与惠而浦将在新公司 拥有同等的管理责任。新公司将主要研发与生产海信和惠而浦 两个品牌的高端洗衣机及冰箱产品,并供应国际国内市场。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世界家电业正面临新 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海信与惠而浦选择合资合作 方式,以此来增强双方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竞 争优势。以实现双方在资本、研发、制造、采购乃至 全球营销的全方位合作,可谓开创了国际间白电企业 合作的先河,必将大大提升双方的全球市场地位,成 就双方的战略布局。海信通过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惠 而浦的营销模式以及得到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进入 国际主流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惠而浦的渠道迅速 建立海信品牌的国际化形象。而惠而浦通过与海信合 作,可以充分利用海信在中国的渠道,迅速抢占中国 市场。这是一场平等的,双赢的合作,也是中国企业 迅速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