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第三章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
【学习目标】
1.掌握聚落的主要形式以及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传统聚落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什么是城市?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城市居民的居住状况有什么特点?
4.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应怎样解决?
5.乡村居民的居住特点怎样?有哪两种主要形式?乡村民居有哪些特点?
6.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以寒冷地区和湿热地区为例说明其原因。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化遗产。

2.保护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3.保护文化遗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知识拓展】
读地图册P29的两幅图,了解世界主要文化遗产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和分布。

【合作探究】
一、1.完成课本P60“活动”。

2.完成课本P61“活动”①。

3.完成课本P65“活动”①。

二、1.看课本P62“活动”②,结合图片回答问题,并综合归纳:乡村是怎样演变为城市的?
2.完成课本P63“活动”②。

提示:查找第四章第四节有关内容,结合相关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分析。

3.分析地图册P28地图和图片: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6幅图片的位置,结合地形、降水、纬度、海陆位置等要素分析6幅图片上聚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完成课本P65“活动”②。

(在你赞成的观点上打勾并在下面写出理由)
【当堂检测】
1、“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A、炎热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2、黄土高原地区人民传统居住的主要形式是()
A、竹楼
B、冰屋
C、四合院
D、窑洞
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是指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
B、人类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聚落是指人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
5、下列哪个聚落不属于乡村聚落()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北京中关村
6、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7、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
B、气候和资源
C、河流和交通
D、宗教和习俗
8.以体现对世界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措施的是()
A.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配套建设现代建筑
B.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控制工业污染
C.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配套建设工厂
D.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开辟大量的绿地
9.广东省深圳市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改革开放后一跃成为著名的大城市。

发生
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有()
A、沿海地区、交通方便
B、风光优美、主要靠旅游业
C、曾被帝国主义国家占领
D、人口少,自然环境压力小
10.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聚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原因是()
①地势平坦②土地肥沃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读图表,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A、防止城市环境污染、加强绿化建设
B、城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D、进行城市合理规划
E、城市交通日益拥挤,城市住房紧张
F、控制城市人口和规模,建卫星城镇,开发新区
G、增加城市就业困难,城市失业队伍扩大
H、发展城市交通、兴建住宅
I、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
12.将下列不同地区与建筑物对应连线
A、东南亚①竹楼
B、陕北②冰屋
C、西双版纳③四合院
D、内蒙古④高架屋
E、北极⑤窑洞
F、北京⑥蒙古包



径城市扩大城市环境
质量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