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护理
2 术后并发症 A 头痛 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 术后1-3天,其特点是抬头或坐起时加重,平卧时减 轻或消失,因脑脊液漏入硬膜外腔至颅内压下降,
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处理卧床休息3天 以上;补液,镇静镇痛。B尿潴留 因支配膀胱的骶24神经阻滞后恢复较晚造成;处理 膀胱区热敷按摩, 留置导尿。 其他脑神经受累,粘连性蛛网膜炎,马
椎管内麻醉 并发症护理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骶 管麻醉。
椎管内阻滞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脊柱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 节骶椎,4节尾椎经椎间盘,韧带和椎间关节纵向连 接而成。有4个生理弯曲,颈椎,腰椎前凸,胸椎骶 椎后凸,仰卧位时T6S4处于最低位,L3C3处于最高 位,椎管几乎贯穿脊柱全长,椎管内有脊髓。
2 对机体的影响 A 应激反应:有效阻断手术区的恶 性刺激,降低手术引起的内分泌及代谢变化。B呼吸功 能:椎管内阻滞可因松驰呼吸肌而影响呼吸功能,其 影响程度取决于局麻药种类,浓度和阻滞范围。
C 心血管系统: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受阻滞,使外周 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b 阻滞平 面达T8时,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释放受抑而影响动 脉压;c 阻滞平面达T2-4时可阻断心交感神经,使心 肌收缩减弱,心动过缓;d 静脉回流减少使右房压下 降,反射性使心率减慢,上述作用均可使血压下降,
尾丛综合征,脊髓炎
硬膜外腔阻滞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A 局麻药毒性反应 因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 处理 包括每次给药前先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及时发现及 时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给药前 先给试验量3-5ml.
B 全脊髓麻醉 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因操作时穿刺针或 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下间隙未发现,大量局麻 药进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与全部脊神经根及大脑。临床表 现为全部脊神经支配的区域均无痛觉,低血压,全身发 绀,意识丧失及呼吸心跳停止,抢救必须迅速及时,处 理原则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椎管内麻醉术后宣教
1 腰麻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尽量不用抬头,第一次 起床会有头晕感觉,动作不能太快,防止摔倒。
2 肠蠕动恢复后进食。 3 手术当天感觉下肢麻木,指导家属进行被动按摩,
减轻不适,随着药物代谢下肢逐渐恢复知觉,术后 第二天仍有下肢麻木感,应报告医师会诊。
其他如导管折断,严重低血压,呼吸抑制,脊神经广泛 阻滞
术后并发症 头痛 原因同腰麻;脊神经根或脊髓损 伤 硬膜外血肿因操作不当所致; 硬膜外脓肿因消毒 或无菌操作不严格,穿刺针经过感染组织;腰背痛 因穿刺损伤韧带组织,长时间压迫体位。
局麻药间介
短效:普鲁卡因 45分钟 中效:利多卡因 1.5-2小时 长效: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5-7小时,丁卡因2-3小时 表面麻醉选择丁卡因,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选择普
其发生率和幅度与阻滞范围和平面呈正比,平面低
于T10很少发生血压下降。
蛛网膜下腔阻滞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和护理
1 术中并发症:A 血压下降和心率减 慢处理包括扩容, 调整体位,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B 呼吸抑制处理供氧,严重者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维 持循环等措施进行抢救;C恶心呕吐多因血压下降,脑 供血骤减,兴奋呕吐中枢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 动增加以及手术牵引内脏即迷走-迷走发射而造成。处 理排除病因,对症处理
麻醉平面测定:锁骨T2,乳头T4剑突下T6,肋弓下 缘T8,脐部T10,耻骨联合T12
➢ 生理特点 1 局麻药对脊神经纤维的作用特点 在同浓 度,同容量局麻药作用下: 阻滞顺序依次为交感神 经,温度觉,痛觉,触觉,运动觉,压力觉,本体 感觉:恢复顺序则相反。阻滞范围:交感神经最宽, 感觉神经次之,运动神经最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