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与铵盐.
2.结合喷泉实验的学习,探究以下问题:
【精讲点拨】喷泉实验的原理: ①减小烧瓶内压强从而形成压强差,使液体喷入烧瓶。 ②增大外面的压强使液体压入烧瓶。
(1)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由于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与某 种溶液反应,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现象, 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减少,就可形成 喷泉。
3.铵盐的性质 (1)铵盐受热分解。
实验 操作
固体减少至消失,在试管中 上部有白色固体出现,并可 固体减少至消失,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
实验 现象 化学 方程式
闻到刺激性气味
△ NH4Cl ==== NH3↑+HCl↑, NH4HCO3 ==== NH3↑+CO2↑+H2O, CO2+Ca(OH)2====CaCO3↓+H2O HCl+NH3====NH4Cl
产生大量白烟 。 ②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时_______________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 ______________ (4)棉花的作用。 防止NH3和空气对流,吸收多余的NH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氨水与液氨是同一种物质吗?
NaOH溶液,NH3与稀盐酸;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的一类反应均
可设计成喷泉实验,如氯气与红磷反应、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等。
3.下列装置中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有哪些?(已知氨气难
溶于有机溶剂CCl4)
【思路分析】A、D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容积,
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也可防止倒吸;C中NH3直接
一、氨气的性质
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
体积的氨气,所以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典型实验。
1.请你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探究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思路分析】NH3溶于水后,大部分与H2O结合成NH3·H2O,
NH3·H2O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有关反应如下:NH3+H2O NH3·H2O 产生)。 NH4++OH-。 提示: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水电离
提示:不是。氨水是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而液氨是液态NH3,是纯净物。 2.在实验室制备NH3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提示:不能。NH3因为极易溶于水,所以制备NH3时不能采用排
水法收集。 3.能否用NH4Cl和石灰乳反应来制备NH3? 提示:不能。因为石灰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NH4Cl和石灰乳 反应产生的NH3溶解在石灰乳中,从而收集不到NH3。
(2)讨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气体的纯度要大; ④气体收集要满。
(3)是否只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进行喷泉实验?若不是, 还有哪些气体可以? 提示:①极易溶解于水的气体,如NH3、HCl、SO2等可进行喷 泉实验。②气体极易与某种溶液反应,如 SO2、NO2、H2S与浓
第2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认识铵盐的受热分解以及与碱的反应。
3.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氨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法。 2.铵根离子的检验。
一、氨气
1.NH3的物理性质
无色 小 刺激性 气体 极易 液化
氨气中有较多CO2杂质。
②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
a.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 b.NaOH、KOH在高温下均能腐蚀试管。
(2)干燥剂的选择。 干燥剂可用碱石灰、CaO固体、NaOH固体,不能用无水CaCl2及 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等),因为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
(2)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化学 方程式
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无色气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NH4Cl+NaOH ==== NH3↑+NaCl+H2O
△
4.NH3的实验室制法
根据上述装置,结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2)验满方法。 立即变蓝 ; ①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__________
△ NH ·H O 3 2 ==== NH3↑+H2O 。 (2)不稳定性(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铵盐与铵态氮肥
1.化学氮肥 NH4+ 。 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 化学氮肥 NO3- 。 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_____ CO(NH2)2 。 有机态氮肥:尿素_________ 2.铵盐 铵根离子 和_________ 酸根离子 组成的盐。 (1)概念:由_________ 均易溶于 水。 (2)铵盐的溶解性:__________
通入水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易引起倒吸。 提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C装置容易产生倒吸,可以 选择A、B、D装置来吸收氨气。
1.实验室制氨气时药品选择的两个误区 (1)反应试剂的选择。 ①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硝酸铵、碳酸氢铵。因为加热过程
△
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2NH4NO3 ==== 2N2↑+O2↑+ 4H2O),发生危险;而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
2.氨水的两个性质和一个“特殊”
(1)两个性质。
①氨水显碱性 由于溶液中的NH3·H2O可以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碱性,但 NH3并不是一种碱。 ②氨水具有挥发性
浓度越大越易挥发,温度越高越易挥发,所以可以利用加热浓
2.NH3的化学性质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Cl====NH4Cl
白烟
2NH3+H2SO4====(NH4)2SO4
4NH3+5O2 ==== 4NO+6H2O 催化剂 还原
高温
3.氨水的性质
NH3·H2O NH4++OH- 能使红色石蕊试液_____ 变蓝 。 (1)弱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