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斯科特帕金森在分析了社会组织结构特别是大型组织工作效率之后提出的定律:做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一件事情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完成这件事情所花的时间成正比。
在时间管理上,人在做一件事上所耗费的时间差别很大。
有一个笑话:美国的宇航部门花费了十年时间,用掉纳税人120亿美元,试图发明一种适用于失重状态下的太空笔。
可是当他们一无所获的时候,陡然发现,俄罗斯人一直在使用铅笔。
还有一则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给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个小时找明信片,1个小时选择明信片,用了30分钟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1个多小时用来写祝词,最后用了20分钟决定寄明信片时是否带。
做完这一切,老太太劳累不堪。
然而同样的事,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人可能花费5分钟在上班途中就顺手完成了。
“帕金森定律”在时间管理上告诉我们:
1、自我设计命题以求试图找到答案,但视野狭窄而不得要领。
在工作上,我们为了证明某现象存在的必要性,制造了大量类似的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工作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2、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增加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工作膨胀出来的复杂性会使工作显得很重要,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并不会感到轻松,相反会因工作的拖沓、膨胀而苦闷劳累,从而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