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原子吸收的检出限

关于原子吸收的检出限

我们平时做检出限为3倍多次空白的标准偏差除以标准曲线的斜率。

在IUPAC的规定中,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X min以下式确定
式中是用空白按同样测定分析方法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是空白溶液多
次测量的标准偏差,K是由置信水平决定的系数。

K=3,在误差正态分析条件下,其置信度为99.7%。

由上式可看出,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为空白溶液多次测量平均值与3倍空白溶液测量的标准偏差之和,它所对应的被测元素浓度即为检出限D.L.。

当标准曲线为Y=AX+B(A为曲线的斜率,B为截距)时。

检出限应该为
(K-B)/A
问题:1、当截距都很小的时候,检出限为“3倍多次空白的标准偏差除以标准曲线的斜率”,也就是我们平时的做法;但是,当截距不能忽略的时候,就应该
用(K-B)/A对吗?
2、如果上式成立的话,就会造成截距越大,检出限越小的情况。

但直觉不应该是这样。

这又是这么回事呢?
盼望有老师给与解答。

谢谢!
当样品浓度接近空白浓度或做空白试验测定时,用回归方程计算时会出现负值或不该检出的却被检出了,这是因为校准曲线回归后截距a>空白信号值所致,并非样品中存在产生负值的物质。

用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将引入一个固定的误差,当a为正时,计算结果为负误差,当a为负时,计算结果为正误差。

本来样品的信号值>空白信号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为负值,本来不可能检出的,却通过计算被检出了。

应按规定将回归方程中的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作0处理,方程y=a+bx简化为y=bx后再投入使用。

回归方程若不经过上述检验和处理而直接投入使用,必将使计算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于截距a的系统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