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精)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精)

棉花 肝素 石蜡 冰水 草 脑组织 草+Ca++ 肝素+Ca++ 对照
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8-15
0.6~ 0.55
0.4~ 0.35
5 讨论 5.1 家兔Hb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偏高,原因: 5.2 家兔RBC脆性测定结果与对照比较,其值,原因: 5.3 家兔血凝时间测定结果表明,时间长短,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杰,家畜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家业出版社,23-34.
123
0.60~0.55
0.40~0.35
6 注意事项 6.1 试管要干净;
6.2 配液要准确;
6.3 加血量要一致; 6.4 轻轻混匀,减少溶血机会; 6.5 静置时间不少于30min。
血红蛋白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掌握比色法测定动物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 2 实验原理 血红蛋白的颜色与氧结合量有关,当用一定的氧 化剂将其氧化时,可使其转变为稳定、棕色的高铁血 红蛋白,而且颜色与血红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因此, 可与标准色板进行对比,求出血红蛋白的浓度,即每 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的克数(g.L-1)。
3 实验对象:动物种类不限 4 方法与步骤 4.1 溶液配置 表2 不同浓度NaCl溶液配制
管 号 1 9.0 2 6.5 3 6.0 4 5.5 5 5.0 6 4.5 7 4.0 8 3.5 9 3.0 10 2.5
1%NaCl (mL) 蒸馏水 (mL)
1.0
3.5
4.0
4.5
5.0
5.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0
[1] 杨秀平. 动物生理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5-99. [2] 邹永新,郭予强. 我国鸭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概况[J].中国兽医杂 志,2002(6):38-40.
实验报告的撰写
1 实验原理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器材 2.2 主要药品 2.3 实验动物 2.4 实验方法 2.4.1 Hb测定:按动物生理学实验85页方法进行[1]。 2.4.2 RBC脆性测定:按动物生理学实验90页方法进 行[1]。 2.4.3 影响血液凝固因素:按动物生理学实验97页方 法进行[1]。
Hb测定 含量(g/L)
实验组
对照组
123
0.60~0.55
0.40~0.35
3.2 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时间的影响
表2
试管号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处理 凝血时间(秒)
1
2 3 4 5 6 7
空白
液体石蜡4滴 棉花少许 冰水环境 肝素4滴 草酸钾4滴 脑组织浸液4滴 5号管加CaCl24滴
6号管加CaCl24滴
家兔Hb、RBC脆性测定及影响血凝的因素观察 1 实验相关信息及目的 2 材料 2.1 动物 2.2 主要药品: 2.3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简述或按《动物生理学实验》方法进行[1]。 4 结果 4.1 家兔Hb、RBC脆性测定:见表1。 4.2 家兔血凝时间的测定:见表2。 表1 家兔Hb含量及RBC脆性测定 Hb RBC脆性(NaCL%) (g/1000mL) 最小抵抗 最大抵抗 表2 不同因素对家兔血凝时间的影响 实验 血凝时间 处理因素 管号 (S)
4 分析与探讨
4.1 本次实验家兔Hb测定结果比对照高(或低、或基本一 致),从操作过程方面说明原因:……。
4.2 本次实验家兔RBC脆性测定结果,最小抵抗比对照组高(或
低、或基本一致),最大抵抗……,从操作过程方面说明 原因:……。 4.3 家兔凝血时间测定结果表明,××处理能加快(抑制或不 凝)血液凝固,为什么?××管加CaCl2后凝固,为什么? (从凝血机制分析) 5 参考文献
渗透张力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要性。 2 实验原理 正常红细胞悬浮于等渗的血浆中,著置于高渗溶 液内,则红细胞会因失水而皱缩;反之,置于低渗溶
液内,则水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膨胀。如环境渗透
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 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 抗力,这一特征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6.5
7.0
7.5
NaCl浓度 (% )
0.9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4.2 制备抗凝血:柠檬酸钠作抗凝剂。
4.3 加抗凝血:每只试管加1滴。
4.4 观察结果
①未溶血试管:液体下层有大量红细胞下沉,上层为
无色透明,表明无红细胞破裂。
6号管加CaCl24滴
6 注意事项 6.1 采血过程要尽量快,以减少计时误差,对 比实验的采血时间要紧接着进行。 6.2 每支试管口径大小及采血量要相对一致,
不可相差太大。
6.3 判断凝血的标准要一致,一般以倾斜试管 达45°时试管内血液不见流动为准。
红细胞脆性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理解细胞外液
【注意事项】 (1)血红蛋白吸管和比色管要清洁; (2)吸取血液要准确,避免起泡; (3)滴加蒸馏水要准确;
(4)酸化时间不能少于10min;
(5)在自然光下比色。
3 实验结果 3.1 家兔Hb含量及RBC脆性测定:见表1。 表1
分组
家兔Hb含量及RBC脆性测定
RBC脆性测定(NaCl%) 最小抵抗 最大抵抗
3 实验对象:家兔 4 方法与步骤 4.1 家兔的麻醉、保定与手术 33%乙醇溶液,6mL/kg,耳缘静脉注射。
4.2 颈动脉采血
4.3 试管准备
4.4 记录凝血时间
5 实验结果
表1
试管号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处理 凝血时间(秒)
1
2 3 4 5 6 7
空白
液体石蜡4滴 棉花少许 冰水环境 肝素4滴 草酸钾4滴 脑组织浸液4滴 5号管加CaCl24滴
(2)测定方法 ①血红蛋白吸管清洁:自来水→蒸馏水→无水乙醇。
②将0.1N盐酸加入测定管中至刻度“2”处。
③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20μ L血液,将血液吹入盐酸 中,并利用上层盐酸将吸管反复洗涤多次(避免起 泡)。 ④酸化10min后,逐滴加入蒸馏水,边加边混匀并与 标准比色板比较,至二者颜色相同为止。 ⑤读数即为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
3 实验对象:动物种类不限 4 方法与步骤:使用沙里氏血红蛋白计测定。 比色法是用HCl使血红蛋白酸化形成粽色的高铁 血红蛋白,然后和标准比色板进行比色。 (1)血红蛋白计由标准比色箱和测定管组成。测定管 两侧有刻度,一侧为血红蛋白量的绝对值,以每100 mL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表示;另一侧为相对 值,以%(即相当于正常平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
②不完全溶血试管:液体下层有红细胞下沉,上层出
现透明淡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经破裂,称为不 完全溶血。 ②完全溶血试管: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管底无红 细胞下沉。
5 实验结果 表2 家兔Hb含量及RBC脆性测定
Hb测定 (g/L) RBC脆性测定(NaCl%) 最小抵抗力 最大抵抗力
分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三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红细胞脆性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 实验目的
以凝血时间为指标,了解影响凝血的因素,加深
对生理止血过程的理解。
2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是一个酶解激活过程,有多种凝血因子 参与。根据凝血过程起动时凝血因子来源不同,可将 凝血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