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凝固原理

凝固原理


r*取决于系统自由能变化和界面 能,自由能变化愈大(过冷度愈 大),界面能愈小,临界半径r* 愈小。
8
形核功△G*

在r=r*时,△G为正值,说 明形成临界晶核时,需要一定 能量,这个补充能量称为形核 功△G*;
必须获得大小相当于形核功的 额外能量才能形成临界晶核, 这部分能量由液态金属的能量 起伏来供给; 形核功△G*为:
11
非均质形核




在连铸过程钢水凝固时,液相 中形核比均质形核所要求的过 冷度要小的多; 只要有几℃~20℃的过冷度 就可形核; 这是因为存在于液体中的悬浮 质点和表面不光滑的模壁,均 可作为核心的依托而发展成晶 核; 非均质形核的过冷度和形核功 比均质形核大大减少;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非 均质形核。
如r<r*:
晶核长大导致系统自由能增加,新相 不稳定;
如r>r*:
晶核长大导致系统自由能减少,新相 晶核能够稳定长大。
7
晶核的临界半径r*
在r=r*时:
(△G)/ r=4r*2(GB-GA)+8r* =0
△G=4/3r3(GS-GL) +4r2
r*=-2/(GB-GA)=-2/△Gs =-2 Ts/△Hs/△T
3 2 NkT ΔE 16πρ TS D I exp 2 exp 2 h kT 3L ΔT kT S
10
有效形核温度
某过冷度下形核速率显著 增加,该温度称为有效形核 温度;

~0.2Ts

有效形核过冷度大约为~ 0.2Ts; 在这种过冷度下,临界晶 核r*为~10-7cm。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树枝晶长大

结晶总是在其结晶面溶质偏析 最小的地方和结晶潜热散出最 快的地方优先生长;

在晶核长大过程中,棱角比其 他方向导热好,而且棱角离未 被溶质富集的液体最近,因此 棱角方向长大速度比其他方向 要快;
树枝晶主轴侧面长出分叉叫二 次轴,在生长出三次轴,依次 发展下去, 晶枝彼此交错,直到完全凝固 为止。
2
金属凝固过程的基本特征
放出热量 液态钢的显热 凝固潜热 固态钢的显热
—— 20KJ/Kg 钢 —— 300K J/Kg 钢 —— 900-1000KJ/Kg钢
体积收缩——疏松、缩孔
选分结晶——偏析
影响金属凝固过程的因素:
传热
传质 流体流动
凝固理论-铸造、连铸的理论基础
21
溶质再分配
• 概念之二:杠杆定律
液态合金原始成份为C0,在长度为L的坩锅中从一端凝 固,固体开始生成温度为TL,其成份为CS=KC0,固相 中溶质含量低于C0,继续冷却,液相、固相的溶质逐渐 富集,温度为T*时,液固界面处的固液相溶质相平衡。 假定液相、固相完全扩散,CS=CS*,CL=CL*。





固液界面前沿没有成分过冷, 晶体成长完全由散热条件控 制; 晶体在正温度梯度区生长, 液体内部仅在交界面附近有 很小的过冷区; 交界面不稳定的突出部,必 然在高温区被熔化而恢复光 滑的交界面; 晶体是一片一片的叠加长大 的。纯金属就是这样。
14
晶体长大方式(2)
第二种情况是:

合金结晶时,固液界面 溶质偏析到附近的液相 区,形成了微观成分的 不均匀性; 生长的晶体容易伸向液 相内部溶质含量较低的 区域,逐渐发展成为树 枝形分叉。
过冷度概念
在凝固点温度Ts,液-固转变达到平衡 △Gs=0 在其它温度T, △Gs=△Hs(Ts-T)/Ts △T=Ts-T 称为过冷度 过冷度愈大,△Gs负值愈大,结晶愈容易。
5
均质形核

在一定过冷度下液态金属中会有新相晶核生成,而新相 只有达到一定临界体积时才能稳定; 形成新相晶核系统自由能的变化包括:
16


树枝晶树枝间距
R:凝固速度(mm/h)
l1=29R-0.26G-0.72
l2=11.2R-0.41G-0.51
G:温度梯度(C/cm)
17
冷却速度与树枝间距的关系
18
钢锭凝固结构

激冷层:

细小等轴晶; 几毫米到十几毫米宽。

柱状晶区:


稍微向上部倾斜;
宽度约为钢锭厚度的 1/4~1/6。
△G*=-63Ts2/3(△Hs△T)2
过冷度愈大,△G*愈小。要形成 稳定的晶核,必须有过冷度和与 过冷度相适应的能量起伏。
9



形核速率
形核速率随过冷度增加而增加,形核速率 I:
I=K×exp(-△G*+△ED)/kT
其中,K为常数, △ED为通过相界面的活化能, k为波茨曼常数。 由绝对反应速度理论导出K=NkT/h,h为普朗克常数,则


体积自由能变化△GV; 表面自由能变化△GF。

液相中生成固相球形晶核(半径为r):
△GV=4/3r3(GS-GL)
△GF=4r2

形成新相晶核总的自由能变化为:
△G=4/3r3(GS-GL)+4r2
6
形核过程自由能随晶核尺寸的变化
△G达到最大时,晶核的大小 为临界半径r*。
△G=4/3r3(GS-GL)+4r2
~0.2Ts
~0.02Ts
12
在一个平面“依托”上形成一个固体晶核

=180时,与均质形核相 同; 0≤ ≤ 180时,为非均质 形核,晶核依附在现存核心 而形成。;


非均质形核的有效性取决于 润湿角,愈小就愈易形 核。
13
晶体长大方式(1)

核一旦形成就迅速长大,随着 液体中温度的不同,晶体长大 的形式是不同的; 一种情况是:
钢凝固原理
◈ ◈
投资、节能、提高生产率 方面重要意义; 促进钢铁厂整体工艺优化。
1
钢的凝固原理
T < Tm时: Gs<Gl,固态稳定 。 T > Tm时: Gl<Gs,液态稳定 。

凝固是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 的过程; 从微观上看,是金属原子从无序 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变; 从宏观上看,是把液态金属储藏 的显热和凝固潜热传输到外界, 使液态转变为有固定形状的固态。

中心等轴晶区:


由不规则的等轴晶组成;
晶体尺寸较大,约1~ 10mm。
19
连铸坯凝固结构
方坯
板坯
20
溶质再分配
概念之一:分配系数
• 从合金溶液形成晶体,其局部界面处于平衡。
• 假设金属处于局部平衡状态,则生长面上的成
份差可以用等温等压条件下分配系数来描述。
CS K ( )T , P C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