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02年上海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上海市职介中心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是上海成功取得世博会主办权的一年,上海的GDP 连续第十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就业问题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受到各级党、政府组织更大的重视。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上海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新网络运行,覆盖面扩大
2002年1月4日,新的“上海市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运行,相当一部分原先活动于街道层面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被纳入网络管理范围,劳动力供需总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1.2002年先后有15000余家用人单位进入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所发布招聘信息,共招聘本市劳动力48.37万人,比2001年的35.34万人和2000年的34.05
万人,分别增长了36.9%和42.1%。

2.2002年本市求职人数为57.42万人,比2001年的38.03万人和2000年的34.97万人,分别增加了51.0%和64.2%。

二、求职者素质有所提高
1.持有中、高级证书的求职人数成倍增长。

持有中级证书的从2001年的3.77万人增加到2002年6.65万人,持有高级及高级以上证书的从2001年0.16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0.38万人;这表明政府补贴培训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
2.高中以上学历的求职人数大幅上升,从2001年的23.92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34.16万人,增幅达42.8%。

三、供求总量矛盾更加突出
从供求比较分析来看,求职人数的增加幅度远大于招聘人数的增幅,求人倍率为0.84,比前两年明显下降。

反映供求平衡状况的求人倍率连续两年下降,劳动力需求缺口日益扩大。

这其中的原因是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来源有三:第一,2002年借助新系统的运行和就业援助员工作的开展,让一部分以前不了解公共职业介绍功能的劳动者到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劳动力机械增长幅度加大;第三,再就业服务中心完成历史使命,劳动力资源全面实现市场化配置。

四、制造业需求量激增
尽管在一片热情的呼声下,有专家指出中国现在还不是“世界工厂”,“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我国的企业只摇荡在中低端”,但世界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02年上海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总量在上年16.3万的基础上增长60%以上,招聘人数达26.6万人,占2002年整个招聘总量的55.46%,比上年比重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表一:按行业分的劳动力需求比见表
制造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强势表现,给我们一个启示,上海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有机相连的,在上海,要实现第三产业的飞跃,离不开第二产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支撑。

五、三资企业用工量下降,民营企业用工增长迅猛
1.近年来始终稳坐用工“头把交椅”的三资企业,让位于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这表明要增加就业岗位,就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2.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后,国有、集体企业逐渐恢复了其用人活力。

3.股份制企业等单位的用人需求也呈现减少的趋势。

表二:按单位性质分的招聘人数比见表
六、高级技术工人备受青睐,但高技术等级求职者相对稀缺,求人倍率高达
3.38
1.最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求职者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而增加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中高级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每年增加50%以上。

与之相应的是用人单位招工时所开出的工资价位;求职者技术等级越高,工资增幅越大,技师的平均工资价位是中级工的2倍以上,是初级工的4倍左右。

2.无技术等级求职者在整个求职者队伍中所占比重仍然偏高,有高级证书者仅有0.38万人,是市场需求1.28万人的30%也不到,求职者的技能结构总体偏低,与用人单位对高技术等级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形成了鲜明对比,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

表三:按技术等级分的劳动力供求人数见表
七、用工需求主要集中于年轻人,求职者则以大龄为主
1.求职人员在年龄结构上以大龄为主,36岁以上人员占到60%,但与此相反的是,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的年龄构成则主要集中于年轻年龄段,36岁以上的劳动者需求量近两年来始终只占需求总量的25%不到。

2.45岁以上的求职者占到22%以上,而用人需求只占4%不到,4050人员通过市场求职难度很大,必须加强就业援助行动。

表四:按年龄分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见表
综上所述,2002年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矛盾明显,结构矛盾突出。

2003年,本市将实施职业技能振兴计划,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要点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畅通劳动力供需渠道;强化就业援助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托底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

按行业分的劳动力需求比
按技术等级分的劳动力供求人数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