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


有意识 意识
无意识
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自我意识 梦
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 下意识动作与行为
s 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
良心有惩罚性功能, 当儿童有某种坏行为 时,良心会使他有犯 罪感;自我理想有积 极功能,使儿童积极 向上。超我代表着人 类的道德标准和发展
的高级方向
无意识的,原始的、 本能的、在人格结 构中最难接近的部 分,包括人类本能 的性内驱力和被压 抑的习惯倾向。驱 使人们去争取最大 的快乐和最小的痛 苦。年龄越小本我
的作用越大
由于本我不能直 接接触现实世界, 个体要与现实世 界交流必须通过 自我。自我遵循 现实原则,不是 随心所欲的本能 冲动,随年龄增 长,自我在其行 为中所起的作用
越来越大。
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化特点
一年级
四年级
二、三年级
一年级 新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二/三年级 自我意识期望不断受到
挑战 四年级 反映真实自我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 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 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 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 一座漂浮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 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 过程是无意识的。 ①无意识行为; ②对刺激的无意识(they threw stones toward the bank yesterday); ③盲视。
不愿做的工作,是低效的和痛苦的 认识职业
职业决策是在职业方向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选择的过程, 如择业、转行、跳槽、离职、职业冲突的处理等方面
故事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 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 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十 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 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日以继夜地苦练 呢?“宫本答到:“那你必死无疑,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 吃惊:“为什么?”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 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都只盯着‘剑客’这块 招牌,哪里还有眼靖注视自己呢?柳生听了,惊出一身冷汗,顿然醒悟,剑道 如此,人生亦然……
个体倾向性
个体差异
个性心理 特征
兴趣、需要、动机、信念
价值观 理想、抱负 能力
气质—速度、强度、灵 活性、平衡性 人格
性格—态度、行为方式
认识自我 我我 能愿 做做 什什 么么 ??
职业兴趣 了解职业心理 职业人格
职业能力
微词:我什么都能做! 哪能轮到我们说喜欢什么就是什么呢?
• 舒伯认为,职业自我概念是一 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整体自我 概念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上 的反应。同时一个人对职业选 择及其职业行为,又对他的职 业自我概念乃至人的整体概念 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 帕森斯的 职业---人 匹配理论 • 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 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 •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 萨柏的终身职业生涯发
展理论
第三章 认识(cognizance)
舒柏臣
职业决策的两个前提
认识自我 一个人去从事一项自己不能做的工作,是无效的和痛苦的
印度有句谚语:“认识自己,你就能认识整个世界”。什么是自我?自我的 作用何在?人如何认识自我?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哲人学者。 “我”总是激发着人们苦苦地思索,并以自己一生的脚步为“我”诠释。
3.1 自我意识的一般问题
所谓自我意识,简单说就是对自我的看法,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 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 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 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 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 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 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 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 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 惊奇、愤怒、警觉等。
整体自我
选职 择业
职业自我
发职 展业
图1-2 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与职业自我的关系
职业自我的构成
.
职业自我价值观性格来自兴趣能力职业自我的分析图
价值观
能力
性格
兴趣
职业自我的金字塔
练习1 当别人说“你最在行的是做……”、“这件事找到你 办就确保无误”、“我早知道你对此事的反应会这样”、 “你别的可能不行,这个一定行”、“这是你典型的反应” 等话时,将这些话语详细用笔记录,做了数星期之后,系 统地分析你的笔记。你会发现你的行为有一定的模式,相 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发觉自己潜能,找到你 练的习最2强项连。续三个星期,最心所欲见下报刊杂志上你认为最
3.2 职业过滤器
是“CGLC”模式始创的工 具性概念。是通过透明 个体的价值取向及条件 来筛选职业的一种方法 模型。它一般将具体的 举行,按对自己的重要 性从上到下排列,预备 选职业进行参照,决定 取舍。
由许多层筛网 来实现的。通 过筛网抵达下 端的,是个体 认可的职业。
包括如下模块: (1)自身的因素(生理、心理、学业、经历、债务等) (2)家庭的因素 (3)伙伴或恋人的因素 (4)环境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5)其他
有兴趣和价值的文章。记住,不能翻阅审查自己以前减 下来的文章。完成练习后将文章分类,会发现自己兴趣 所在。
将兴趣归类,看看那些可以与职业相联系,选择可 能从事的职业,这将能激发你最大的潜能。
做过这个练习的人告诉我们,当他们循着新发现的 兴趣发展新的嗜好或重新组织自己的职业时,有极大的 投入感和满足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