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1.以下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肝糖原B.O2C.生长素D.唾液淀粉酶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C.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3.人体的组织细胞间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那么毛细血管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A.淋巴和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组织液D.血液和组织液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关系为①→②→③→④B.若③为肝细胞,饭后1h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C.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5.下列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可合成部分蛋白质B.细胞内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C.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正反馈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7.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牙根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8.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10.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射活动的精细和协调.在箭头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a接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神经元c通过突触释放递质使神经元b兴奋C.神经元c可以接受神经元a和神经元b发出的信号D.神经元c对a的负反馈调节可及时终止神经元a的兴奋11.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12.在坐骨神经(一种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被释放出来之后,会造成骨骼肌收缩,但是乙酰胆碱在血管中的作用却是使血管平滑肌放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骨骼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与坐骨神经一起构成效应器B.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C.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种类不相同D.乙酰胆碱造成血管平滑肌放松的效应与骨骼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有关13.某学生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B.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C.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5.同学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A.通过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加强使体内多余热量散失B.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在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会加快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1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17.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18.雪后有些同学在草地上打雪仗。
他们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些,有关此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B.整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C.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D.握雪后,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产生冷觉19.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D.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20.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反映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微量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D.直接参与细胞内生命活动21.设人在20ºC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ºC环境2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
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1=b1,a2=b2B.a1<a2,b1<b2C.a1>b1,a2>b2D.A、B两项均对22.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患乙肝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接种2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机能,机体通过免疫可以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下列关于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的作用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并释放淋巴因子B.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B细胞C.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与淋巴因子的作用相似D.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4.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的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完全不同B.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可完成核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25.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纯净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B.高温环境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D.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26.我国学者最新发现,膜蛋白S5是一种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淋巴细胞B.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降低C.细胞中合成膜蛋白S5的场所是核糖体D.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相同27.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功效一定不同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顶端优势和茎的背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29.拜尔在遮光条件下做了如下图甲组所示实验,证明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乙、丙、丁、戊四组生长状况与甲组一致的是()A.乙组: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B.丙组:在尖端和下部之间插入琼脂片C.丁组:在尖端中间插入云母片D.戊组: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放在去顶幼苗的正上方30.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两重性,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该图可表示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31.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对小麦胚芽鞘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材料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成的不同浓度的A 溶液中(实验组)。
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应选用胚芽鞘尖端,因为该处细胞分裂旺盛B.本实验应设6组,其中用蒸馏水组作为对照组C.振荡培养液的目的是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以满足细胞呼吸需要D.若某一实验数据与其他差异较大,在进行原始记录时应舍去32.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B.秋末①→③→⑤→⑥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的脱落酸的含量,促进叶片脱落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①→⑥的生理过程在根本上都是基因调控的结果33.对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可采用相关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加以处理。
下列激素中,与该激素类似物作用最相似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34.实验证明,植物激素调节是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用赤霉素处理侧芽可以加强对侧芽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