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 .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无氧________ D.大豆粉和无氧2. 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 .温度控制B .溶氧控制C . pH 控制D .酶的控制3. 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A. 往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B. 往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C. 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D. 往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4.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A .青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酵母C .曲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毛霉5.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 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C.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 _________ 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6.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B. 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45 ℃左右C. 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 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为醋酸7. 乳酸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 碳源供应太充足B. 细胞会失水C. 改变了乳酸菌生长环境的pH值D. 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8. 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 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甲、乙、丙都能在Ⅲ 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 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9. 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A. 接种环、滴管、酒精灯B. 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C. 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 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10.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 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 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 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11. 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A .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B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C .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D .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12. 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 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 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 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斜面上由底部向上轻轻划“S”型曲线13. 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配制培养基、调节pH、分装、灭菌、包扎、搁置斜面B.琼脂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可作为凝固剂C.将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搁置斜面D.将培养基趁热分装到试管中,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1∕514.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5.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 .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D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16. 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________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17.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18.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B. 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 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 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19.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再分化的产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绿色开花植物的花药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通常只有体细胞的一半20. 下图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互作用图,其中图甲为对照。
图乙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说明培养基中()A. 细胞分裂素多,生长素少________B. 细胞分裂素少,生长素多C.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相等________D. 只有生长素21. 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经历的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期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D.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期22. 科学家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内染色体数量高度一致B .都是纯合体C .彼此性状极其相似D .需要进一步鉴定和筛选23. 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①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②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③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④所需实验装置复杂A.①②______________ B.③④______________ C.①③____________________ D.①②④24. 在把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的玫瑰乳浊液提纯的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 2 S0 4 ,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A .分层、吸水________B .溶解、吸水C .吸水、分层________D .分层、萃取25. 蒸馏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 .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________B .提高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C .降低蒸馏温度,缩短蒸馏时间________D .严控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26. 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B. 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C. 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D. 芳香油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离27. 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C.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28.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类主要有(________ )A .蛋白酶和脂肪酶________B .蛋白酶和淀粉酶C .脂肪酶和淀粉酶________D .肽酶和麦芽糖酶29. 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A. 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________B. 水稻的花粉C. 绵羊的乳腺细胞________D. 大白鼠的受精卵二、综合题30. 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做检测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实验,紫卷心菜不适合用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泡菜的腌制方法、 ________ 和食盐用量等条件对泡菜口味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有影响。
(3)如图表示在a、b、c三种食盐浓度中,泡菜的亚硝酸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①该实验是将实验材料分成 ____________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图中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
②从图中可知,用 ___________ 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比较适合,但要在发酵时间达________ 天以后才适宜食用,特别是不宜在第5 天食用。
食盐浓度为 ________ 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小。
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 ________ 。
31. (1)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 ______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②从以下哪些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多选)( _______ )A. 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 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 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 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 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生物③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 ________ (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________ 。
④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________ ,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________ 。
(2)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
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请回答:①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 ________ 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 。
②在过程Ⅰ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________ ,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 ________ ,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