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诊断技能(考前辅导必备)

心理诊断技能(考前辅导必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B)礼貌的接待方式 • (C)礼貌语言
答案:D
• (D)直接逼问
2020/9/26
11
会谈法的种类
摄入性会谈 鉴别性会谈
治疗性会谈 咨询性会谈
应急性/危机性会谈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凯利
不恰当的方式
消极作用
“为什么” 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
多重选择性提问 获得的信息受限制
多重提问
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 分析是否泛化严重程度
▪ 确定病程/理智/社会功能
▪ 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问题不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原则,求助者有自知力、无精神病性症状,
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求助者的问题是由于****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自始至终,求助者不良的情绪
40
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标准
病程 痛苦程度
1分 <3个月 (短程)
可主动摆脱
2分
3个月~1年 (中程)
靠别人帮助或 改变处境才能 摆脱
3分 >1年 (长程)
几乎完全无法 摆脱
社会功能
轻微妨碍
中度受损,工 作学习或交往 效率显著下降
重度受损,完 全不能工作学 习或回避必要 社交
总分=3分—— 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2020/9/26
38
ICD-10 有关内容
1. 双相情感障碍 2. 抑郁症 3. 恐怖障碍 4. 惊恐障碍 5. 广泛性焦虑 6.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7. 适应障碍 8. 分离/转换障碍 9. 难以解释的躯体主诉 10. 神经衰弱
2020/9/26
11. 进食障碍 12. 睡眠问题 13. 性功能障碍(男) 14. 性功能障碍(女) 15. 精神发育迟滞 16. 多动障碍(注意缺陷) 17. 品行障碍 18. 遗尿症 19. 居丧障碍
修饰性反问
使会谈陷入僵局
责备性问题 产生威胁感引起防卫
解释性问题 限制求助者自我探索
改变问法 怎样?什么? 去掉选择部分 只提一个问题
不使用 严加杜绝
不使用
控制会谈的方向
• 释义:重复求助者话语中的主要内容,并顺便提出另 一个问题。
• 中断:在谈话中暂时休息一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 或思维混乱而喋喋不休时,不能强行让他停止说话。
6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 工作程序
–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 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 – 间接询问,不可直接逼问 –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 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 – 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间接询问 不可直接逼问
• 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十 标准、测验评估、鉴别区分)
•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2020/9/26
24
整理求助者目前状态
• 精神状态:
–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 情绪、情感表现。 – 意志行为 (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 第四版(1987)。是一个多轴向的评估系统——第一轴 向: 临床疾患;第二轴向:人格:第三轴向 :生理; 第四轴向: 心理、社会及环境问题(支持系统、经济、 教育、法律、职业或犯罪等问题);第五轴向: 功能整 体评估(在自我、生活等方面的整体功能)
是 确定咨询方式 摄入性会谈
确定关键点
整理临床资料
使用心理测验
•与多数表现 联系
•性质不变
一般资料,个人成长 史资料,目前状态,可 靠性,分类整理
精神病(异常)
转诊
识别 病因
是否为咨询范围
•三原则 •典型症状 •求医行为 •自知力
2020/9/26
正常
十项指标 评估
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思路
诊断标准: •三原则 •症状 •测验 •结合标准
• 情感反射:心理咨询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使 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
• 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
可能考察的题目类型
• (二)基础知识
• 举例:当求助者因情绪激动喋喋不休时, 咨询者替她倒一杯水,咨询者运用的方法 是()。
• (A)释义 (B)中断 • (C)引导 (D)沉默
总分=4、5分—— 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总分≥6 2020/9/26 ——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41
判断是否为神经症(或可疑 神经症)的主要标准:
1、症状学标准:典型症状(如焦 虑、强迫、疑病等) 2、病程标准 3、痛苦程度 4、社会功能 5、冲突变形
2020/9/26
42
神经症的各亚型
2020/9/26
43
神经衰弱
•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 症状可分三组: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3)常见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 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典型案例】二级P4例2
诊断技能(二级) 第一节 鉴别诊断 第一单元 与神经症相关的鉴别诊断 第二单元 识别其他常见精神障碍 第三单元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第二节 识别病因 第一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 物学因素 第二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 会性因素 第一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 理因素
心理诊断技能部分
1、新教材这一部分,从工作对象上看,三级 咨询师的重点在对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二级则 在强调了对于重性精神病及人格障碍的识别。 2、三级把原来属于二级掌握的知识点《确定 诊断或转诊》部分里前两节增加了进来,三级 更偏重诊断的知识点掌握,二级则偏重问题形 成原因(即病因)的分析。与旧教材相比较, 诊断技能更加细致,案例更多。
2020/9/26
34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神经症
精神病


• 轻重衡量标准:
– 症状自知力
• • •
• (


– 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程度
紧 张
滞显 著
退缩严 重
多显 著
妄 想
幻 觉
– 社会功能受损情况
症 的 非而 的 性 精 抑持 兴
• 精神病性
行 神 郁久 奋 为 运 焦的 和
动 虑社 活
性 引会 动
39
【参考】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 久的①【常以年计,最少3个月】 心理冲突② 【有常形与变 形之分,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为变形】 , 当事人能体验 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③ ,影响其心理功 能和社会功能④ ,但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做基 础⑤ 。”
2020/9/26
注意事项
• 避免紧张情绪,事先多练习和见习。 • 注意语言表达,避免使用影响言语交流的方言。
专业术语要说明。 • 强调保密原则。 • 强调咨询与测量的有限性。 • 确保仪态端正。
可能出现考试题型
• (一)基础知识题目
• 举例:咨询师在初诊时为了获得良好的第 一印象,应注意避免()。
• (A)良好的仪态
• 身体状态:
–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 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在校学生学习动机和考勤状况)。 – 社会交往状况 (接触是否良好)。
判断求助者的问题能否咨询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 检查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 区分正常异常、精神病性

▪ 辨别常型/变形冲突类型
2020/9/26
迟 起性 过
35
【知识延伸】常用诊断标准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
★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目前世界通用的是第十次修订本《疾 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10。分 类原理:依据疾病的四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 理、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 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 ★ DSM-IV:
心理诊断技能 (三)(二)
郭德华 博士/副教授 心理咨询师培训师
诊断技能(三级)
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 整理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 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 估 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既往史,寻找 有价值的资料
第二节 初步诊断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 为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 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 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五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其他
个人成长史
婴幼儿期 童年生活 少年生活 青年期 重大转化及评价
目前状态
精神状态 身体状态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 评估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还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 背景资料采集法——桑德伯格的提纲
–与求助者问题相关的要选:
• 例如,一个有疑病倾向的求助者,要了解他对健康的看法, 对生命的看法,也要了解他以往的病史及就诊情况。
【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未泛化】 【已经出现泛化】 5、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有****,已持续满**个月不能自行化解, 【但不良情绪反应仍在正常范围内、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 【内心痛苦、影响了社会功能】 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属于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