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伤口换药及注意事项(1)

2伤口换药及注意事项(1)


伤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清洗皮肤时运用PH值微酸性清洁液, 勿使用肥皂或消毒液。 清洗后用乳液擦拭皮肤,预防皮肤干燥。 水温不可太高,因会造成皮肤发痒、潮 红、皮肤落屑问题。
会阴部伤口周围皮肤护理
身体沐浴次数夏天一天一次;冬天 二天一次。 会阴部必须每天清洁一次。 但会阴部有伤口时须q8h清洁一次。
伤口清洗注意事项
粘贴胶带时
为确保粘着牢固, 需持续向胶带边缘及两侧施以指压推平
胶带黏贴方向原则
避免黏贴于关节处 避免和肌肉走向平行黏贴 因易移动而松脱
黏贴胶带时禁忌
不可先固定胶带的一侧,加上拉力后再固 定另一侧,因会造成 皮肤表面削力形成 导致水泡或红肿皮肤破损问题
削力
预防胶布伤害皮肤护理措施
剪一小块保护皮黏贴在欲贴胶带的皮肤 上,再将胶带贴在保护皮上。 若保护皮没有脱落,可贴一星期 换药时减少胶带黏贴于病人皮肤上,四 肢可用绷带代替胶布固定敷料。
伤口照护流程
收集伤口相关病史
伤口床评估
太干
肉芽组织 增生
过度浸润
感染
伤口护理目标
伤口照护措施 结果评值
换药注意事项 -1
换药前后需及时洗手
换药时,勿打噴嚏、咳嗽、笑 勿碰及无菌物,以免污染。 躁动不安的病患在换药时予适当的约束。 准备用物时,采用外科无菌技术。 任何消毒棉球只能由内往外擦拭一次,用后丟 黄塑料袋内。
换药注意事项 -4
接触病人伤口的镊子就不能直接 接触换药车上的无菌物品。 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 拆线后伤口有裂开情形应报告医 生。 饮食摄取维生素C及高蛋白食物, 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缝合后注意事項
伤口缝合后,请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伤口敷料弄湿时,请迅速除去湿纱布换药。 复杂性伤口,请听从医生指示返院换药。 避免吃剌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等。 避免日晒及流汗。 伤口能否拆线,要按照医生指示。
伤口测量尺,采丟弃式量尺使用, 避免交互感染。 测量伤口以病患头部为中心 每次测量需用相同工具和方法
测量伤口注意事项-2
伤口处理记录内容应包括伤口部位、种类、 大小、潜行方向、层级、基部颜色、分泌物 性状及换药方式,
胶带正确使用法
须施以指压 使胶带和皮肤达到最佳密合效果
以保持粘性稳定
如何选用合适的胶带
更换敷料时,应尽量減少伤口暴露的时间。 使用敷料或包扎伤口,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 不可固定太紧。
换药注意事项 -2
包扎时,从身体远端进行到近端,以促进静脉 回流。 换药时须戴口罩,防止微生物由医务人员呼吸 道传播。
伤口敷料渗出超过50%时,需随时换药。 换药时应由干净的伤口先换,再换污染伤口。 术后遗留于皮肤之消毒药水用水毛巾擦拭之。 换药后污敷料置放于感染性废弃物垃圾桶内处 理。
3、医务人员准备:常规准备;了解患者的基本 情况
4、换药用品的准备:根据患者创面准备用物
换药术的基本操作
包扎固定
创面评估
清洁创面
药物 敷料
引流通畅
换药术的基本操作
• 去除敷料
(1)去除外敷料
一手轻压皮肤,另一只手紧贴皮面(即与皮肤表面 平行)向相反的皮肤取下,×垂直向下撕拉,以免造成疼 痛或物理性损伤。
胶布粘有毛发,顺毛发生长方向撕除或剪去部分毛 发。难以撕除胶布者用NS浸湿胶布或专用溶胶剂后再去 除敷料。
使用剪刀或刀片去除外敷料,注意动作轻柔,勿伤 及病人。用完的刀片应放入锐气盒内,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
换药术的基本操作
• 去除敷料
(2)去除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
*用无菌镊子取下敷料,揭起时应沿伤口长轴方向进行 *若内层敷料与创面干结成痂,用生理盐水浸湿,待敷料 与创面分离后再轻轻地顺伤口长轴揭去,防止用力揭开造 成疼痛、出血、肉芽组织损伤等 *在换药过程中两把镊子要保持其中一把始终处于相对无 菌状态,不可洁污不分,随意乱用 *取下的污敷料用放于黄色医疗废物袋内,不得随意丢弃 ,以防污染环境或交叉感染
平面性伤口由内往外擦拭,清洗范 围需超过伤口基部范围半径至少五 公分以上。 瘘管式伤口棉签须采以同一方向旋 转进去,同一方向旋转出来, 预防 棉签头掉落伤口内。
伤口敷料更换注意事项
伤口敷料分泌物湿度若>50%需缩短 换药时间。 分泌量少但敷料由透明转为淡黃色 时,即表示敷料需要更换。
测量伤口注意事项-1
若伤口周围皮肤非常脆弱时,最外层 干纱布覆盖伤口范围可加大,用两条 适当宽度胶带黏贴即可。 其目的为减少胶带黏贴皮肤造成破损。
胶带正确撕除方法
一手按住皮肤,另一手将有反折胶带末 端完全握住,缓慢地以180度水平角度, 向伤口方向撕除。 以免造成撕除疼痛和皮肤伤害
撕除胶带时
当胶带贴于有毛发部位时 先将毛发剪平 需顺毛发生长方向撕除胶带 避免毛发受拉扯造成疼痛
换药术的基本原则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 顺序:清洁创面—污染创面—感染创面
• 减少交叉感染原则 两个患者×在同一病室、同一时间内换药
• 遵循减少损伤、减轻疼痛的原则
换药前的准备工作
1、换药环境和时间:空气清洁、光线充足、 温 度适宜、避免患者不便等
2、患者准备:做好解释,取得合作;保持舒适 体位,创面充分暴露
常见伤口护理错误观念-1
伤口必須勤换药是不对的
依伤口性质及愈合阶段,决定换药次数, 伤口只要保持清洁,不需每天换药。
任何伤口都涂碘伏是不对的
消毒水如双氧水、碘伏…会破坏肉芽组织, 减少白细胞活性,如定要用应在擦碘伏后, 立即以生理食盐水沖洗。
必用抗生素是不对的
除非伤口已感染,否則尽量不要使用抗生 素药膏,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伤口换药技巧及注意事項
闫琪 2019年10月
有伤口时你怎么处理?
用双氧水消毒? 涂碘伏、红药水、紫药水呢? 服用抗生素?
• 如何恰当的处理:包括检查伤口、清除脓 液、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清洁创面及覆盖
敷料和包扎等等------换药术
• 换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更换敷料,它是预 防和控制伤口或创面感染,消除妨碍伤口 愈合因素,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外科 操作,也是创面床准备的重要手段。
常见伤口护式深部伤口须先放置松散纱布或引流管, 移除伤口坏死组织,待伤口干净后再缝合。
伤口基部保持干燥是不对的
需保持伤口适度湿润,挑选防水、隔绝细菌、 不沾粘、保湿、适度透气、减轻伤口碰撞疼 痛等作用之敷料。 根据国外科学家所做实验显示,伤口在适度 湿润环境下,其细胞再生能力和游移速度较 快,复原速度会比在完全干燥环境下快一倍。
伤口敷料包扎方法
选择尺寸大小合适的纱布,置放于伤口上。 使用敷料或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血液 循环;不可固定太紧,包扎从远端到近端, 促进静脉回流。
换药注意事项 -3
如传染病患,应使用单一换药包(如肝炎绿脓杆菌 蜂窝组织炎等)。
消毒伤口最好采用沖洗方式,以减少棉签上的 棉絮掉落伤口基部组织,影响伤口愈合。 遇小伤口换药时,以治疗盘盛换药包、敷料、 棉签及碘伏液小罐等,端至病人床位按换药程 序执行。
伤口疼痛厉害者,可于换药前依医嘱给予止痛 剂。
伤口为中心,依边缘向外2-3公分毛发应清除 冲洗伤口范围须大于伤口基部范围半径至少五公分 以上。
以冲洗方式清洗伤口,使用20cc空针接上18号针头, 装满生理盐水距离伤口三公分处冲洗。
若使用棉签清洗伤口时 ,须将棉签头整个沾湿才 可擦拭伤口,以免棉屑残留在伤口组织上影响伤口 愈合。
使用棉签消毒伤口注意事项
以无菌生理盐水棉棒 由中央往外环状将伤口清洁干净
换药的TIME原则
• T (tissue) ---处理没有活力的组织和修 补缺损
• I (infection)--- 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 • M(moisture) --- 依靠换药方法或敷料的
选择,保持创面正常的温度为肉芽组织生 长和创面上皮化创造条件 • E (Edge ) ---促进上皮化
高度透气性 弱酸性 安全性高 粘性需稳定牢靠 对皮肤温和
临床使用胶带常见问题
水肿 破皮 发红 过敏反应 接触性皮肤炎
胶带使用技巧
足够的指压 避免粘贴于关节部位 避免重复粘贴
6
粘贴胶带时
皮肤表面需清洁、干燥。 与皮肤接触处时,勿将胶带拉紧或用力。 平放贴着处,由中间向两侧施以指压推平 固定敷料边缘,粘着于皮肤上的胶带长宽度, 至少保留 2.5公分 胶带一端处需作反折 以方便撕除胶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