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的家乡
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的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3、会用“哪里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5、能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教具准备:放大课文、词语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5个生字新词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扫除生字词障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
那“我的家乡”在哪里?那个地方美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板书生字词:
月亮湾村子缓缓嬉水灯笼
3、领读词语,学习手势。
4、出示拼音,指导学生拼读、正音,注意“村”的发音。
5、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湾、缓、嬉的书写。
7、讲解、交流词意。
月亮湾:地名。
村子:指图中的一群房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缓缓:慢慢的意思。
嬉水:联系生活,辅以动作。
灯笼:画简图示意,结合实际生活讲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识记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并回答:我的家乡在哪
里?那个地方美吗?
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读课文。
课后记:本课的生字词较少,教学中通过看图、结合生活经验讲解,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目的:正确观察课文插图,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
会用“哪里的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听)写词语。
月亮湾村子缓缓嬉水灯笼
二、新授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2、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图文对照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3、自由读句子,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家在哪里?月亮湾是个怎样的村子?
(2)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河上有什么?河水怎样?河里有什么?鱼怎么样?河面上有什么?白鹅在干什么?
(3)村子的后面是什么?山坡上种着什么?果树上结满了
什么?柿子怎么样?柿子像什么?
4、分组朗读课文。
5、仿写句子。
(树上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像()。
(1)读例句,理解句意。
(2)再读句子,找出句式“哪里的什么像什么”。
(3)指导学生仿说、仿写句子
(4)朗读所仿写的句子。
三、巩固练习
图文对照,再读句子,领会句子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记:本文是一篇看图学文,文中描写内容大多能在图上看到,形象、直观、易懂。
我注重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弄清了方位。
并且采用幻灯片教学,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第一、二自然段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再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二、讲解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思考并回答:
(1)“我”的家乡在哪里?
(2)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4、思考并回答: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5、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文对照,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6、谁能把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7、指导朗读。
三、巩固
1、通读课文。
2、边读课文边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记:逐段讲解时,学生课文内容又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第三、四自然段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一、二自然段。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的家在哪里?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2)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思考:
(1)村子的后面是什么?山坡上种着什么?
(2)秋天,果树上结满了什么果子?
(3)树上的柿子像什么?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句讲什么?第二句讲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四、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五、课堂总结(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
六、作业: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课后记: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看图复述课文
二、综合练习
1、第2题:填空。
(1)让学生独立填写。
(2)集体讲评
强调:(1)一()鱼可以填“群”,也可以填“条”。
(2)一()苹果可以填“个”,也可以填“斤”或“筐”。
2、第3题:仿写句子。
(1)读例句。
(2)分析例句的句式:哪里的什么像什么。
(3)指导学生仿照句式,联系实际说句子。
(4)引导学生写句子。
(5)交流、评价。
3、第4题:看图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看图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在哪里?它是个怎样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些什么?
村子的后面的山坡上有哪些果树?
4、第5题:课文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1)找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3)小结。
5、第6题:仿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家乡,说、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1)读课文。
(2)指导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说清楚:家乡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什么?村子的后面有些什么?家乡怎么样?爱不爱自己的家乡?
(3)请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4)集中讨论,老师适当指导。
(5)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三、作业:课后习题1、2、3、4、5、6。
课后记:习题一至五学生能独立完成,但第六题需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