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六册教案【篇一:聋校语文第六册 13螳螂】13 螳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
3、会用“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看图。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螳螂”(板书)螳螂是种昆虫,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
3、读题,教学“螳螂”。
(二)、教学生字词1、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
2、提出生字全碧灵触角抖腿镰刺蚱3、教读字音。
4、再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词。
5、理解词义。
6、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四)、巩固练习1、读字词,讲词义。
2、写字词。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螳螂》的生字词,下课后认真读和写。
六、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2、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13螳螂全碧灵触角抖腿镰刺蚱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班学生都很认真的听课,能很好的回答问题。
在教组词时好的学生都知道词语都在课文里,不认真的学生就不会,尤其是程建东和严笑远。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
2、会用“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新授1、读课文,读出停顿。
2、边读句子边对照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下列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1)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螳螂?(2)螳螂的身子、头、触角、腿、翅膀各是什么样子?(3)螳螂爱吃什么?4、对照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朗读,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1、读句子,指图讲讲句子的意思。
2、指图讲讲课文内容。
五、课后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3 螳螂(1)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螳螂?(2)螳螂的身子、头、触角、腿、翅膀各是什么样子?(3)螳螂爱吃什么?教学反思: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发现我们班的学生还存在好多问题,曹高淋上课总是喜欢聊天讲话,严重影响上课的氛围,不过这节课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还是可以的。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
2、会用“什么时候,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样”的句式说、写句子。
3、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提高学生有顺序观察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图讲讲句子的意思。
(二)、新授1、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3、小结:从大处到小处,从头到胸部的腿,到背上的翅膀。
这和我们观察螳螂的顺序是一样的。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1)引导学生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①螳螂生活的季节、地方。
②螳螂的样子。
③螳螂是庄稼的好朋友。
(2)理解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试背课文。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默写课文。
六、板书设计:13 螳螂①螳螂生活的季节、地方。
②螳螂的样子。
③螳螂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通过对第二段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螳螂是什么样子的:在逐步的引导学生自己讲述出螳螂的样子。
这节课上课学生都很认真,表现都很好。
对于螳螂都很有兴趣。
第4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了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2、3题三、教学难点:4、5题四、教学过程:【篇二:聋校语文第六册 11 彩虹】11 彩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2、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三、教学难点: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现等已经失喝含喷雾试橙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出现”、“消失”: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
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1彩虹现等已经失喝含喷雾试橙教学反思:在词语的教学中,学生都很好的提前掌握了,对于预习课文,对于樊豪杰,陈禹昊他们来说能很好的节省时间,提前掌握,对于其余学生能提前了解这些词语,对于喷和雾这个连个字还是存在写错的情况。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
别着急()给你()。
别着急()给你()。
六、板书设计:11彩虹(1)什么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教学反思: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发现我们班的学生严笑远太不认真了上课总是走神;这节课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还是可以的。
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意思,会读会写了。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三、教学难点: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课文之间关系: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篇三:聋校语文第六册 12 请假条】12 请假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懂得请假条的用处和请假条的格式。
3、会写请假条。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会写请假条。
教具准备:放大课文、词语卡片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懂得请假条的用处和请假条的格式。
3、会写请假条。
二、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会写请假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你会写请假条吗?你知道请假条要写清楚哪些内容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请假条》(板书,读题)。
(二)初读课文1、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板书生字词:请假条蔡老师休息此致清楚已经姓名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学生发音。
5、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6、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请假:结合课文理解。
请假条:结合课文理解。
休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
清楚:明白,让一看就理解。
以下:下面。
姓名:姓和名字,举例。
日期:几月几日。
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1、读字、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导书写。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2《请假条》下课后要认真读课文。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2请假条请假条蔡老师休息此致清楚已经姓名教学反思:1、在教生字词时,“楚”字学生很容易写错,里面的两横是分开的不是连着的,容易写错,只有粗心曹高淋写错了。
其余的生字词语都已经掌握。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内容,懂得请假条的用处和请假条的格式。
2、会写请假条二、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会写请假条。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听)写词语。
请假条休息此致清楚已经姓名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新授1、读课文。
2、逐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4、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1)钱明怎么样?(2)他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请假条?(3)请假条写了什么?(4)请假条要写清楚哪几点?5、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