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课件ppt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阅读
思考
讨论
1、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 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面对黄 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为尽在自己这里, 因此欣然自喜。
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 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 以望洋而叹。
和用法
3、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思想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泾流之大
(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区别)
二、古 今 异 义
古义: 到了。
至于北海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
古义: 特指黄河。
今义: 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 旋其面目
古义:脸。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3.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七、成语梳理
【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
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
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
人笑话。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3、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河伯是如何自责的?
河伯先引用俗语“闻到百,以为莫己若” 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 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 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 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 接着,发出了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 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 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 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 不拘束;不俗气。
三、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按时,名词作状语。 顺流而东行: 向东,名词作状语。
少仲尼之闻: 小看,形容词作意动词。
而轻伯夷之义: 轻视,形容词作意动词。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形作名。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尽,形作动。
4、由此可见,河伯是个怎样的人? 河伯形象:最初骄傲自大和后来的知 错能改。 5、本文通过河伯这个寓言故事可以给我们哪 些启示呢?
1、人贵有自知之明;2、个人的知识见识
是很有限的,骄傲自满被人耻笑;3、满招
损,谦受益;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5、自大源于无知;6、有比较才有鉴别。
结构
黄河开阔,河伯自满。 东海无际,河伯自责。
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外篇》 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庄子思想
1、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 3、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
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 体裁。常带有讽刺或 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 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 某个道理或教训。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学习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四、固定格式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 是……就……”。
我之谓也。“之谓”,译为:“说 的是……” 例句:其将军之谓也。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五、
特殊 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六、一词多义
1.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2.闻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 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自以为美 河伯: (孤立、片面)
寓言
形成对比
北海若: 不夸耀自己的美 (智慧、全面)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蘧然周也。不知 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 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以下寓言 庄周化蝶 濠梁观鱼 相濡以沫
庄周贷粟
运斤成风 每况愈下
2、诵读全文
第2课 秋水(节选)
——庄周
关于作者
庄 子
庄子,名周, 战国时期宋 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 后,自幼家贫,轻视高官厚禄, 不愿出仕。他继承并发展了老 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思想比较复杂,是先秦各家中最为 深奥难懂的一个,也是涵义最丰富的一个。 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主张绝对的精神 自由,追求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基本上属 于主观唯心主义。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 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者,始吾弗信;
关于作品
《庄子》
《庄子》是庄子和 他的弟子所著,现存 33篇,分内篇、外篇。 是先秦散文中最重要 的散文成果之一,文 学色彩最浓重,艺术 成就最高,它语言绮 丽,汪洋恣肆,想象 丰富,变化无端,充 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 浓郁的诗意。
《庄子》文章特色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章汪洋恣肆, 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 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 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