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三1.从幼儿园谈话活动与幼儿日常交谈的话题看,二者()。
∙有区别:前者是教师设计的、固定的,后者是幼儿随意产生的、非固定的∙有区别:前者是幼儿随意产生的、非固定的,后者是教师设计的、固定的∙无区别,都是幼儿随意产生的∙无区别,都是教师设计的2. 不是听说游戏语言教育目标特点的是()。
∙具体性∙含蓄性∙练习性∙直接呈现性3.创设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谈话情境,主要的两种方式是()。
∙用实物创设情境和用语言创设情境∙用游戏创设情境和用语言创设情境∙用实物创设情境和用游戏创设情境∙用图画创设情境和用诗歌创设情境4.把讲述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三种类型,这是依据()划分的。
∙语言编码的特点∙凭借物的特点∙情感表达的特点∙讲述结构的特点5.幼儿园创设听说游戏情节的方式是()。
∙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用物品、动作、语言创设游戏情景均可6.讲述活动类型有()。
∙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7.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独立构思和清楚完整表述的好场所,通过这类活动,可以从()方面提高幼儿语言水平。
∙在集体场合自然大方地讲话∙使用正确的语言内容和形式进行讲述∙有中心、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地讲述8.谈话活动的作用主要有()。
∙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9.指导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
∙要求幼儿学会围绕中心话题谈话,避免“跑题”现象∙要求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不断扩展谈话内容∙要求幼儿把握谈话时间∙要求幼儿按要求转换话题10.幼儿园的谈话活动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方面,谈话活动的特点表现主要有()。
∙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谈话活动的时间范围较广11.引进新的讲述经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教师示范新的讲述经验;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新的讲述思路。
∙√∙×12.帮助幼儿学习谈话,实际上是指导幼儿按照社会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幼儿在谈话活动中能够逐渐领悟、掌握谈话的基本规则。
∙√∙×13.听说游戏活动的游戏跪着制定可以从性质上分为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和不具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
∙√∙×14.幼儿园里的幼儿都吃过糖果,在谈话活动中以“我喜爱的糖果”和“糖果是如何做成的”为话题都没有违反幼儿对中心话题应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这一要求。
∙√∙×15.幼儿园听说游戏开始时,教师需要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交代游戏的规则,并且示范游戏的玩法,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逐步掌握游戏玩法后,再放手让幼儿独立进行游戏。
∙√∙×16.教师在谈话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角色身份出现,就表明这场谈话成为任意的无计划交流。
∙√∙×17.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幼儿学习语言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讲话的愿望是否强烈,影响幼儿对语言信息的摄入量,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18.幼儿园的讲述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或幼儿自己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情景等,我们一般称为凭借物。
∙√∙×19.所谓语言游戏,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概念,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自发地玩弄和操练语音、语词的一种现象。
∙√∙×20.在元旦节时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国庆节”的谈话活动违背了谈话活动话题需具有一定新鲜感的要求。
∙√∙×21.谈话活动中,教师的间接引导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或者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
∙√∙×22.谈话活动重在给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操练自己的语言,并产生相互影响,通过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23.听说游戏存在着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由真实情景向家乡情境转换、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三种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三种转换。
∙√∙×24.讲述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可以按照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25.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三方面的要求。
听懂教师的讲解,理解游戏的规则;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准确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
∙√∙×形考四1.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应具备的条件是()。
∙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具有鲜明的问话和语言背景2.与其他语言教育活动相比,文学活动中幼儿所面临的活动对象有着()的特点。
∙形象生动∙信息丰富∙游戏性强∙灵活度高3.语言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与幼儿的“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给幼儿提供了()倾听的机会,并能在实践中培养倾听技能。
∙有意识∙评析性∙欣赏性∙理解性4.幼儿教师语言的特殊要求有()。
∙生活化∙文学化∙结构简化∙情境性5.早期阅读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主要有()。
∙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关系∙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6.()等水平上的联系能够促使幼儿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同时给幼儿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机会。
∙动作表征∙形象表征∙概念表征∙心理表征7.文学作品以书面语言的形式结构储存语言信息,幼儿需要通过()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
∙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8.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9.教师语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幼儿语言发展本身的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影响。
∙√∙×10.分段表演型游戏不允许诸多幼儿扮演同一角色。
∙√∙×11.幼儿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
∙√∙×12.迁移作品经验的活动往往是围绕作品重点内容开展的可操作的或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
∙√∙×13.表演游戏的角色扮演方面,幼儿可以一对一地扮演作品中的人物,但群众角色人数不可以增加。
∙√∙×14.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口语一样,不应当被割裂成逐字逐词因素的,儿童往往使用某种整体加工的方式认知这些学习内容。
∙√∙×15.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萌生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获得观察、体验有关书面语言的读写经验,从而逐步尝试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书面语言。
∙√∙×16.儿童从出生起就通过听觉器官接受各种各样的口语信息。
∙√∙×17.幼儿对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主要是对汉字特征和汉字构成规律的敏感性。
∙√∙×18.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9.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社会知识,任何一个文学作品的学习都是让幼儿学习社会知识而已。
∙√∙×20.欣赏性倾听的过程往往被打断,儿童要对所听的内容作出归纳、推断和评价,这是善于听的一个方面。
∙√∙×21.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着重从情感态度、认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
∙√∙×22.角色活动型的表演游戏更多地兼有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双重特点。
∙√∙×23. 请简述幼儿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纲领,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为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教育目标服务的,语言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
因此,正确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一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够体现幼儿语言发展的预期成果。
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存在着现实问题,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结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析了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