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我的长生果

☆4、我的长生果

☆4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4、教育学生多读书,不读书将可能走上违法或犯罪道路。

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学。

按阅读提示,先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适当迁移运用。

2、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语段来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

3、反复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体会作者所悟到的道理。

4、积累大量生动的比喻和运用恰当的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法与学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分析重点段落和句子,组织学生学习读书方法,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前准备
搜集在读书中自己收获的经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
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四、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五、总结:
作为学生,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长大才会有出息。

否则,习惯不好,长大以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你们懂得违法是什么吗?与犯罪有什么关系呢?违法就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法律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所谓犯罪就是性质与危害严重、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其判断准绳为刑罚。

我国《刑罚》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公民财产等,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读书: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我的“长生果”构思别出心裁,落笔与众不同
写作要写真情实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