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日常现象的观察,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思想意识,从而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通过做“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形态。

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3.探究实验的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难点:
1.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2.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些现象:吃剩的馒头长出黑色的毛,水果容易腐烂,隔夜的菜有股谡味等。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要想解开这个谜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教学引导及点拨
同学们,你们对细菌和真菌了解有多少啊?比如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呢?细菌和真菌在哪里啊?我们是如何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啊?
(学生发言)
老师:是的,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确实很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但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肉眼才能看到。

那么,这个集合体叫什么呢?如何培养细菌或真菌呢?(板书:菌落的概念)
互动1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6页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培养细菌和真菌要用到什么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土壤”)
②.怎样配制培养基?
③.什么是接种?
回答非常好,你们想一想,在接种之前,我们把配置好的培养基应该
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接种后,应把培养基放在什么地方培养?
看来对于培养微生物并不那么简单,但大致过程是相同的。

配制培养基f髙温灭菌,冷却f接种f恒温培养
互动2
观察菌落(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

①.细菌的菌落大小如何?颜色怎样?(细菌的菌落较小,呈白色。


②.你认为细菌的表面怎样?光滑黏稠,还是粗糙干燥?(有的光滑黏稠,有的粗糙干燥。


③.和细菌菌落相比,真菌的菌落大小如何?形态如何?(真菌的菌
落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④.霉菌形成的菌落大小如何?形态如何?(霉菌的菌落往往较大, 常呈绒毛状、絮状和蜘蛛网状,颜色多样。


小结:
细菌菌落:较小,呈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多样。

互动3
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去培养细菌和真菌?适当的时候可以提示:如何来养鱼,如何去种花呢?
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培养基是培养细菌和真菌所必须的。

接下来,以农民如何防止杂草和农作物抢夺养料为例启发学生,培养基在使用之前是需要灭菌的。

接下来,教师讲解怎样配制培养基?什么是接种?(类比种子种到地里)
互动4
带领学生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地点去调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同时不能忽视在实验过程中要设置对照组,和进行重复实验,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回忆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一制定计划f实施计划一得出结论f表达交流
①.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

问:我们为什么要经常洗手?洗过的手和没有洗过的手上的细菌的数量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细菌和真菌在哪种环境中最适宜?
③.确定问题和假设
假设: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④.制定探究计划。

让学生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案
⑤.实廉探究计划
⑥.引导各小组得出结论。

(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道这些生物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及它们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四、当堂检测课件练习题1 -5题。

五、作业设计练习题1-1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