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理论6
39
• 《十诫》 剧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
• 意识形态批评
• 意识形态批评产生于西方60年代的 “新左派”运动(以法国1968年的五月运 动为标志)中。 • “新左派”在政治上不是“老左派” 的产物。他们不再强调阶级剥削,而是把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以及反殖民主义的 思想结合进了更广泛的对社会异化的批评。 • 在这些左派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 念是“意识形态”。
13
• •
3.传统评判通过分析作品来揭示世界永 恒的事实; • 现代批评则把文本看作是一个被建构的 世界。 • 4.传统批评把意义看作是艺术作品的所 有物; • 而现代批评把意义看作是读者读解文本 的产物。
•
14
• 5.传统批评把为作品建立意义作为它的功能,
而且还担负起把“艺术”从“非艺术”中区分出 来、为艺术作品区分等级。 • 现代批评则质疑这些评判文本的标准和批评话 语,并把其研究范围扩大到“非艺术”的文本。
2
• 1.新闻性评介
• • • • • • 读者:新闻性的影视写作发表在日 报、周报、和许多通俗杂志上。 其写作意在针对、一般性的读者。 风格: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一 般报章杂志上的影视文章在写作 风格上强调生动,选题上强调抓住 读者的兴趣。趣味性比知识性和洞察力更重 要。
3
•
时间性:一般报章杂志上的影视文章强 调及时性,注重当下的事件和发展。因为 报刊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每一期都要有新 的信息。 • 词汇:一般报章杂志上 的影视文章用词讲究通俗 易懂,一般采用简短扼要 的报道和评述,避免专业 的批评和理论术语。
38
•
当时一群法国电影评论家深信:许多 美国好来坞的电影导演值得严肃的批评性 关注,因为尽管由于制片厂制度的限制 (它为导演规定了类型、明星、场景和预 算,导演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他们仍然 把个人风格的印记打在了他们的作品上。 • 电影、电视的作者批评分析一个特定 作者作品的不同文本和各种类型中的反复 出现的风格性特征和主题性动机。
43
爱因汉姆把摄影机固有的现实主义看作 是一个美学的缺点; • 阿尔图塞的理论则把它看作是一个先 天的意识形态的缺点。 • 巴赞和克拉考尔欢呼电影的现实主义 是民主参与的催化剂,阿尔图塞把它看作 是镇压的专制主义工具。 • 他们认为,正是摄影机的固有的现实 主义使得它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一种共 谋关系。电影机器远远不是推进到达影象 多义领域的民主的渠道,它和它的现实主 义风格只是把观众缝合进资产阶级常识。
4
• 长度:报纸上的影视文章一般比通俗杂志 上的文章短,大都在500 到1000字之间, 甚至更短。 • 论证:新闻性写作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在文章中充分地展开他们的观点和 论述,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即使在一些 带有观点性的文章中,作者也更多地是通 过他们的机智和感觉来支持他们的评价和 阐释。
•
44
• 《战舰波将金号》剧照
45
• 马克思主义影评人的工作有两方面: • 第一,影评人要揭发电影在故事层面 和符号运用层面的幻觉——灯光、剪接等 符码的运用,造成时间和空间连续的幻觉。 • 第二,影评人要推崇并支持那些在主 题或形式上真正激进或具革命性的影片。 以寻求整体制度的建设性改变。
46
20
比较: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
1 2
3
艺术电影 叙事缺乏过渡(无情节) 用“奇特化”产生间离效 果 暴露电影再现的受人控制 性和不透明性
4 5 6
7
商业电影 叙事注意过渡,主线清晰 使用缝合机制,使观众认同 人物和故事 掩盖电影再现的人为性,使 观众误认为这种再现是机械 的、透明的 多重叙境 单一叙境 开放性 封闭性 不令人愉快,情感的克制 令人愉快 与压抑 把观众引向现实的思考 使观众沉迷于虚构的梦幻
3.另一些人则运用奥尔特曼的更基于 语言学的语义和句法的类型理论来界定类 型和追溯和说明类型的发生和演变。
36
•
• 《后天》剧照
37
• 作者批评——个人印记 • 作者批评部分是由于作为不同于类型 批评的另一个选择而发展起来,同时也作 为对大众文化评论的一个回应。 • 这个分析方法也关注一组文本的语义 和句法的相似性。但是,这里的目的是辨 别个别的创造性艺术家--导演、制片人、 作家、或作家-制片人--在形式、风格、 和主题上的个人印记。这个批评方法是五 十年代发展起来的。
9
• 论证:在学术性批评中,批评家通过以下方 法论证文章的论点: • (1)展开在中心命题和问题中的观点和 论辩。 • (2)提供支持这些观点和论辩的证据。
10
• 第二节
•
传统批评和现代批评
根据中国大陆的影视批评现实,我们 可以把八十年代初作为区分传统批评和现 代批评的一个界线。
八十年代初以前——传统批评方法。
34
•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类型,该方法也提供对 现在和过去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实践的洞见。 • 使用类型分析方法的批评家采用了多种 手段来描述和分析文本的结构。
• 举例:三种类型分析方法
•
1.某些人把列维-斯特劳斯结构对立的 概念和情节的叙事分析结合起来描述和界定 一种类型。
35
•
2.某些类型批评运用坎贝尔和贾米森 的修辞学方法于类型分析,通过寻找反复 出现的、实质性的和风格性的特征和情景 性泛文本有组织的集合来对类型进行界定。
21
• 第五节
影视批评类型
• 政治批评 • 电影承载与表现上的毫无疑义的人文形态, 电影传播的大众方式,都决定了电影的命题在通 常情况下的社会性,这也就从本质上规定了电影 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 • 不论是早期电影《党同伐异》,还是三十年 代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以至此后的“左岸”、 “新浪潮” 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倾向。政 治批评始终贯穿于中国电影,是电影批评中最基 本的批评型态。
41
• 《一代人》剧照
42
•
意识形态通过“询唤”的方式运作。 “询唤”一词最初是从法国立法程序中借 用过来的。它使人想到一种对个人进行号 召的社会结构和实践,通过号召赋予他们 一种社会身份和把他们建构为一种主体, 使他们不加思考地接受一定生产关系体制 内所赋予他们的角色。 • 在电影批评中,意识形态貌似“自然” 的特征和电影影象貌似“自然”的特征被 联系起来了。
5
6
• 2.学术性影视评论
• 读者:学术性的影视批评主要发表在专业 学术会议、学术杂志、或论文集中。它对 读者的知识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假设,并在 写作时已经假定读者对批评的方法、词汇、 和形式有基本的了解。提供一种有深度的 批评或理论观点,以促进我们对影视作为 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和力量的理解。
7
• 风格:写作上遵循了一定的形式和风格的 规范。它的论点建立于严密的论证过程和 充分的论据之上。 • 时间性:通常不是实用性的观赏指南,而 是为了获得对影视现象更深刻的理解。当 它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物和作品时,那常常 是因为这些人物和作品具有普遍的意义。
第六章 影视批评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新闻性评介和学术性批评 传统批评和现代批评 影视批评的标准 艺术片与商业片 影视批评类型
1
• 第一节 新闻性评介和学术性批评
•
影视批评一词被用来描述各种关于影视的写作。 其中新闻性评介和学术性批评的区别可以表现在 以下六个方面:
(1)读者 (2)风格 (3)时间性 (4)词汇 (5)长度 (6)论证
18
第四节
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
• 艺术电影 • 不以票房作为作品是 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侧 重导演个人风格追求, 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19
• 商业电影 • 主要是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的电影.比如: 当红明星,大导演,大投资,大宣传,大规模上 映,复杂的特效,热闹的故事情节等等。 • 当然,不是所有的商业片都具有所有的商 业元素,但必具备其中一二.一般来说,暑期档 和圣诞档的电影都是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 也是典型的例子。商业片有个重要的指标 就是上映规模。
•
对于观众,它可能会为观众发现他们感兴 趣的问题,或者它可能为他们说出他们本来想 说但是却没有说出来的意见,批评代表大众。
26
•
对于批评者本身,因为艺术批评是主 观心智的活动,在批评者对于作品的不同 选择不同判断上,以及哪怕是对同一部作 品的不同切入角度上,同时更在于批评的 不同方法和语言风格上,都会显示出来。
48
• 《青蛇》剧照
49
•
在第二符号学之前,电影批评和研究 中也已经有某种精神分析方法的运用。 • 例如早于第二符号学的、注重于电影 人物的精神分析研究的著作《电影:一个 心理学研究》(1950,玛萨·沃尔芬斯坦 和纳森·列茨著)认为电影凝聚了大众共 同的梦想、神话、和恐惧。 • 另一本著作《好莱坞:梦幻工厂》 (1950,豪坦斯·鲍德尔迈克尔)以一种 人种学的方法描述了制造这些梦想的神话 的好莱坞。
22
• 《武训传》
23
• 艺术批评 • 黑泽明有一句话:“电影就是电影”。 你固然可以在电影里看到政治,看到社会, 看到生死,看到其它等等的一切,但是电 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而存在。
24
• 《梦》
25
•
•
艺术批评,其对于一部影片而言,是力图 对它的既定成败给予理性辨析。
对于导演、演员,艺术批评希望能够对他 们的创作得失和经验总结,有所评判和有所裨 益。
32
• 类型批评 • 类型批评是西方最流行的学术性批评类 型之一。 • 类型批评关心的是通过辨别和描述一 组文本中基本结构上的类似性来确定类型 的范畴。 • 除了对某个类型的特定文本范例的比 较性评价,该方法也从历史的、技术的、 意识形态的和美学的角度来描述和说明类 型的演变。
33
• 《少林寺》剧照
8
• 词汇:学术批评的术语不是为了使主题和 批评家的分析深奥难懂,而是为了有效地 界定支持批评家分析过程的假设。他们也 会对那些在特定的批评中和日常使用有不 同含义的术语进行界定。 • 长度:学术性的批评文章比新闻性评论要 长得多。这常常是由于学术性文章必须清 楚地说明所使用的理论和批评词汇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