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20200615055342)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20200615055342)

高考语文常见错句解析语法口诀:从语法上来判断语句错误是找出语病的第一步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总的来说:否定失当、前后矛盾、语位缺失、对应不周、语义含混不清、语序不对、同义词重复等。

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错句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一、搭配不当(包括用词不当、连词、介词等关联词不当)---用词不当主要包括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用词不准确或错误,介词误用、连词搭配不当,多余使用或缺失等。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A-介词用法不当:1、对于、对。

一般能用”对于”的地方可以用”对”,后面一般加…来说或而言。

但“对”表示向或对待的意思时,只能用“对”。

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

错句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错句2: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句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关于”和“对于”“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

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错例: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搭配的是“现象”它形成的就是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四种成分之一。

你拆开成分看看是不是“对于现象”是多余的。

而“为什么”却没用了(“对于”误用,应去掉)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例如;关于美学,我所知有限。

对于美学,我很感兴趣。

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

错例: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

(“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

如“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做标题,“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

3·在…….上、中、下”如: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自开工以来,在卫生工程局负责人及参加工作的工人,解放军不顾劳累地积极工作(的情况)下,工程进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中间也可以插入兼名词的动词,表示范围,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

如可以说“在学习上”,但不能说“在学习汉语上”。

“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

如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但不可以说“在党领导我们下”。

“在···中”中间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如“宝钢在建设中、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有一种常见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滥用了。

如: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5、于某些动词后不能加于,例如:久而久之,廉政观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马列主义,最后导致于跟腐败分子同流合污。

麦吉尔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4、由于、由“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词,表示“从”(如“由北京出发”)或“被、让”(如“由石块打坏|由他去”)当然也有表示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

当它们都表示原因时可以通用,否则就不能通用。

例如:马列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中最后一句是“被···决定”的意思,“由于”应换成“由”。

6·介词求主——加介词后造成主语缺失这种类型是说,由于句首有介词,而造成整个句子没有主语.比如,通过这次考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为"通过"是一个介词,它与"这次考试"构成介词短语,这样,"使"这个动词就没有主语了.明白了吧?类似的例子还有:在这次事故中,造成了五人伤亡.同样,"在"也是介词,它与"这次事故"构成介词短语,也让"造成"没有了主语.这样的病句,修改很方便,将这个介词与后面的动词,取消一个就行.比如,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是,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B·并列短语各项是否与前后成分搭配得当。

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析:“塑造”与“人格力量”不能搭配,在“人格力量”后加上“的人物形象”。

]3、“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04重庆卷)[析:此句缺少与“之所以”搭配的关联词“是因为”,将第二句改为“是因为它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

]4、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学生们的种种行为现在已被认可,不能说成是“已经得到纠正”。

5、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6、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廓。

7、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例7,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例8,“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有的定语或状语是并列成分时,往往出现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的毛病。

C·成语误用1、当前,许多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体质普遍下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解决已是燃眉之急(迫在眉睫)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它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而“苍山”和“洱海”是天然景物,因此,不能用“巧夺天工”进行评价。

(语境分析)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的意思,其中“空”是使动用法,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欢庆、热闹的场面,在这里,与语境不符合。

4、例:马镇长到任不久就和当地的群众打成了一片,由于重足而立,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重足而立”根本没有“踏踏实实”这样的意思,它是指“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

形容非常恐惧。

”侧目而视的真正意思是不敢正面看,只能斜着眼睛看。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例: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猫鼠同眠——是比喻上下包庇,一起干坏事。

天作之合:天意造成的匹配。

旧时称颂婚姻美满。

登堂入室: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到达高的境界深入浅出:阐述的内容很深刻,使用的语言却浅显易懂。

筚路蓝缕:筚路,指柴车。

蓝缕,指破旧衣服。

形容创业艰难。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绢。

韦编三绝:形容勤奋读书。

韦w?i编,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起来。

不足为训:不能当成典范。

坐不重席:比喻生活节俭。

常与“食不二味”连说。

重席,两层席子。

/坐不安席,形容心中有事,昼夜焦灼不安。

信手拈来:随便一伸手就拿过来了,多形容写作时熟练地运用词语典故,不费思索就用得精彩巧妙。

/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随便乱写。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字重复不利落,也形容因仓卒不知如何措词而结结巴巴。

鄙吝复萌:卑鄙庸俗的念头又有所滋生。

并非专指“吝啬”。

碧落黄泉:碧落,指天空;黄泉,指地下的泉水。

特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不是“命归黄泉”。

类似错误精萃:例①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②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辨析: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②“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出自《庄子·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亦简称“方家”。

在这里“大方”音dàfāng。

而“大方”(dà·fang)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其不能与“之家”构成成语,作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同音词混淆了。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形容绝对正确”。

⑤中“不刊之论”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的言论”’“例6: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指说正直话,办正直事。

不可主观臆断为危险的言行。

例7: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