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相干体及断层识别技术研究

地震相干体及断层识别技术研究


第三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三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可以看出,相似系数计算的是协方差矩阵全部特 征加权求和与全部特征值之和的比。根据协方差 矩阵特征值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大特征值代表的 是分析元素空间中的主要成分,在有效信号占有 的地震道中,它反映的是有效信号;而小特征值 代表的是分元素空间中的次要成分,通常是噪声 干扰。仅保留大特征值,去除小特征值,有可能 去除噪声干扰,改善相干体计算的分辨率。根据 这一认识,Gersztenkorn等提出了第三代基于特 征结构的相干体计算方法。
项目来源: 中原油田分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合同号2004802。
研究时间:2004.4-2005.6
系统开发目的
在微机上研制一套地震相干体处理 和断层识别软件系统。
为勘探开发人员提供一套效率高、风险 小、精度高的地震相干体处理和断层识别软
件,提高复杂断块构造解释效率和精度。
系统开发的意义
1、当一个三维工区解释之前,通过地震相干体处理, 就能直接显示断层的分布规律和断层展布。 2、 地震相干体处理和断层识别技术能为解释人员提供 一套有利的解释工具和手段,能提高解释效率和精度。 3、地震相干体分析能够把隐藏在数据体中的岩性变化 凸现出来,如埋藏三角洲、河道和海滩,岩性异常体和 碳酸岩缝孔洞等地质现象。
相干算法
首先定义一个椭圆和矩形窗口,在这个窗口
中以分析点为中心,有J道地震数据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实际计算时,我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多道相似 系数
K J J

u(t kt pxi qyi , xi , yi ) u(t kt px j qy j , x j , y j )
1、对于近似直立的断层,如果断层 两端地震道波形相似,即使断层本身存在 明显落差也无法反映。
2、隐含假设了在时间方向上,计算时
窗内地震道的振幅均值为零,对于有效波频 率下限较低的地震资料,就要求相关时窗取 较大值,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上、下层为特 征的相互干扰,影响了时间方向的分辨率。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主要研究内容
1.相干算法的研究。 • 第一代算法,原理、算法、算法优化。 • 第二代算法,原理、算法、算法优化。 • 第三代算法,原理、算法、算法优化。 2.相干体软件的研制。 3.相干体处理技术的研究。 • 参数选取对处理结果的影响、相干体识别
微小断层技术研究。 4.细线化处理技术研究与软件研制。 5.相干体切片的断层识别显示。
第三代方法称作特征构造,把多道地震数据组成 协方差矩阵,应用多道特征分解技术求得多道数
据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倾角、方位角。
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目前,Landmark、Geoquest等软件 厂商的相干算法大部分采用量能归一化 后的互相关计算;
国外使用的相干算法大多为第一代方 法和第二代方法,第三代方法处于研究 探索阶段,国内也有相干体软件,但实 际应用尚不多见。
地震相干体及断层识别 技术研究
报告人:陈国俊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二○○五年十二月
汇报内容
1.项目概况 2.相干体技术介绍 3.软件实现 4.效果分析 5.结论和建议
项目概况
1. 项目来源 2. 系统开发目的、意义 3. 国内外状况和发展趋势 4. 主要研究内容 5. 取得的成果
项目来源
Hale Waihona Puke c(t, p, q) kK i1 j1
K J
2
J
u(t kt pxj qy j , xj , y j )

k K j1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研制开发具有友好界面、操作简便、性能完善、更 加符合客观地质特征和断层分布规律的一套相干体处理 和断层识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生产意义。
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一代方法采用三道相干处理,对于高品质的地 震资料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分辨率也最高。但 抗噪能力较差。
第二代方法采用多道相干处理,分析效果是分辨 率较低,但抗噪能力较强。
主要创新点
1、相干算法多。
1)常规第一代相干算法、第二代相干算法、第三代相干算法 2)带倾角和方位角的第二、三代相干算法 3)改进的第三代相干算法;
2、运算速度快。
软件 自行开发
第一代相干算法
第二代相干算法 第三代相干算法
Geoquest 帕拉代姆
3、采用细线化处理技术
运算时间 40分钟 55分钟 1小时 40 分钟 3~5 分钟 20~100 分钟
取得的成果
• 分析了地震相干体技术的概念、地震相干体算法种类 和地震相干体各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 编制了地震相干体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相干算法 模块以及带倾角和方位角的第二、三代相干算法模块 以及改进的第三代相干算法模块;
• 编制了地震相干体图像二值化和图象的细化处理功能 模块;
• 建立了地震相干体处理的子系统; • 开发了相干切片、倾角切片、方位角切片综合显示 • 多个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相干体计算成果。
第一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最早的第一代相干体主要考虑某一道沿CDP方向(x) 和测线方向(y)与邻道的相关性。
第一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第一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相干算法
中心道 搜索时窗(顶1/2)
相 关 时 窗
相邻道 相关函数
搜索时窗(底1/2)
第一代相干体算法
相干算法
相干算法
相干体第一代算法(C1) 缺陷
4、相干切片、倾角切片、方位角切片综合显示
汇报内容
1.项目概况 2.相干体技术介绍 3.软件实现 4.效果分析 5.结论和建议
相干算法的基本原理
三维地震数据体反映地下一个规则网格的反 射情况,通过对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方向计算某一 时间域内波的相似性,可获得三维地震相关图。 当存在断层和地层不连续变化时,在局部一些地 震道上会出现与相临地震道不同的反射特征,导 致道与道之间相关性方面的极不连续。利用这一 原理,通过对三维数据体的不连续性进行分析, 就可识别构造和断层的分布,使解释人员在解释 之前就能获得研究区域粗略的构造几何形态和断 层分布情况,避免解释的随意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