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深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消失,瞳孔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消 失或极度增强,尿潴留。
临床表现
头痛 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最主要的症状。头痛在
夜间和清晨加重;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 也可位于枕区向前反射至眼眶部。其程度 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咳嗽、大 便、用力、弯腰或低头时加剧。
临床表现
脑疝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
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 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压迫脑干、 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 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临 床上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临床表现
瞳孔和眼球运动变 化
检查两侧瞳孔的大 小,是否正常或不 对称,光反应是否 灵敏。
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184医院急诊科余丽芳
➢ 概述 ➢ 分类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急救措施 ➢ 处理 ➢ 病情观察 ➢ 治疗
要点
概述
交通事故 高处坠下 地震
概述
发生率:国内统计占损伤的第一至第二位, 为年轻人的第一位死亡因素。
分类
按损伤方式 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按损伤部位 分为局部脑损伤和弥漫性脑损伤。
临床表现
呕吐 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呈喷射状,与进食无直接关系,但似较易 发生于餐后,因此病人常常拒食,可导致 失水和体重锐减。呕吐后头痛可稍缓解。
临床表现
视神经乳头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眼底检查
发现视神经乳头冲血水肿,边缘模糊不清, 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怒张等;严重 者视神经乳头隆起、周围出血。早期视力 无明显变化或仅有视野缩小;继而发生视 力下降,甚至失明,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所致。
按损伤性质 分为脑震荡、脑挫伤与脑裂伤(合 称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
按其伤情分类,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 体征变化分为轻、中、重三型。
格拉斯哥评分计分法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是按检查时病人睁眼、语言和运 动三项反应的情况给予计分,总分最高为15分,最低 为3分。按GCS计分多少和伤后原发昏迷时间长短可 将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分为轻、中、重三型。 轻型:13-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以内。 中型: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30分钟至6小时。 重型:3-8分,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三项典 型表现,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临床表现
颅内压持续的超过200mmH2O时称为颅内压增 高。正常颅内压力成人为70-200mmH2O,儿 童为50-100mmH2O。
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的变化 随着颅内压不断升
高,出现(两慢一 高)即血压升高, 脉搏和呼吸变慢。
瞳孔和眼球运动变化
➢ ①瞳孔大小不等,不呈正圆形,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是 伤重之症;
➢ ②如一侧或双侧瞳孔时大时小,伴有眼球位置歪斜时表 示中脑受损;
➢ ③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无反应,并伴有中枢性高热时, 为桥脑损伤;
➢ ④若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放大,光反应差,病人意识 障碍加重,而对侧瞳孔早期正常,晚期亦随之散大,为 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
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者。 由于在临床实践中,特重型病人与重型病人之间仍
存在相当的差异,故有人将3-5分者列为特重型。
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计分 运动反应 计分
自动睁眼 4分 回答正确 5分 遵嘱活动 6分 呼叫睁眼 3分 回答错误 4分 刺痛穴位 5分 刺痛睁眼 2分 语无伦次 3分 躲避刺痛 4分 不能睁眼 1分 只能发声 2分 刺痛肢屈 3分
临床表现
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 病人的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有情绪、智能
或行为的变化,病人可能呈现混乱不安及 记忆力、定向力和判断力的障碍等表现。
辅助检查
CT和MRI脑扫描 X线平片 脑血管造影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 腰椎穿刺
辅助检查
(一)CT和MRI脑扫描 CT是目前诊断颅脑损伤最迅速可靠的检查。
辅助检查
(二)X线平片 所有颅脑损伤病人,尤其呈开放性损伤应
常规X线平片检查,对骨折颅内积气或异物 的诊断的效果比CT、MBI扫描更加全面。颅 内积气或鼻前窦积液常暗示有颅底骨折。
辅助检查
(三)脑血管造影 颅脑损伤病人很少做脑血管造影,对疑有
损伤性脑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或颅 内有异物紧靠颅内主要动脉或大的静脉窦 时,脑血管造影较CT扫描更有诊断价值。
不能发声 1分 刺痛肢伸 2分 不能活动 1分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和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脑部损伤轻重的重要依据。头
部外伤后意识障碍可有以下由轻到重的表 现。
意识障碍的分类
嗜睡:对周围事物淡漠,呈嗜睡状态,各种生理反应存在, 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 不能迅速理解和回答,旋又入睡。
辅助检查
(四)脑电图检查 对判定脑损伤的伤情定位有帮助,对外伤
朦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 对检查不合作,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浅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唤能应,但不能回答问题,对 疼痛刺激有躲避动作,深浅反射存在。
昏迷:意识丧失,常有躁动,对语言无反应,给予刺激反 应迟钝,深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 射尚存,常由溺尿。
➢ ⑤若双侧瞳孔均散大因而光反应消失,多示濒危状态;
➢ ⑥眼球位置是否正常,运动是否协调,有无水平性或垂 直性眼球震颤或呈固定状态,眼球是否突出,有无眼球 搏动,多见于脑干和小脑或前庭系统损伤。
临床表现
神经定位体征 观察病人的自动动作和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检查两侧肌张力、肌力是否对称,有无痉 挛性或弛张性瘫痪。①一侧肢体及面肌瘫 痪和运动性失语说明大脑半球运动区域损 伤;②偏身运动和感觉障碍多为中央区前 或后的脑挫裂伤和出血;③若有双侧椎体 束征,双下肢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 病理反射阳性,则为脑干受压或后颅窝血 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