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 2、中型:轻度脑挫裂伤、有或无颅骨骨折 ,无脑受压,昏迷在6小时以内
• 3、重型: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 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小时以上
5
临床表现
• 1、意识障碍:由轻到重分4级,分别是:嗜睡、 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 2、头痛和呕吐 • 3、瞳孔改变 • 4、眼底改变 • 5、锥体束症 • 6、脑疝: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 7、全身性改变:生命体征改变、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1
概述
定义: 颅脑损伤指头部因遭受外来直接或
间接暴力所造成的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 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损伤,但其致残率 和致死率均居首位。 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对预 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脑损伤的程度及处理 效果。 病因常见于意外交通事故、工伤等等
2
颅脑损伤分类
• (3)瞳孔变化的观察:检查瞳孔的变化, 可观察到是否有脑疝的形成。如瞳孔进行 性散大,光反射消失,并伴有严重意识障 碍和生命体征变化,常是颅内血肿或脑水 肿引起脑疝的表现。
19
• 2、呼吸道的护理。
• 体位: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床 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 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 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
以预测,因此,有效、及时的动态观察病 情可及时发现疾病变化的先兆,抓住有利 时机,积极治疗,急取最佳的效果。颅脑 损伤病情观察一般为72小时,以后应根据 病情和医嘱继续观察。
15
• 4.降温 • 对颅脑损伤伴有高热者,实施物理降温时
,应严格遵循物理降温的要点,定期更换 冰块,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如体温不降, 可配合药物降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 药物的剂量,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呼吸、血压的变化。
8
•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重型颅脑损伤病 人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口腔、呼吸道积存大 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 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 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病人气 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咯出。如病 人出现呼吸困难,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 处将下颌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或将病人侧 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 呼吸道。
6
颅脑损伤相关检查
• 1、体格检查:包括两方面:神经系统 检查和全身其他系统检查。
• 2、辅助检查:包括头颅X线平片、CT 、MRI等。
7
急救原则
• 1.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开 放伤口出血情况、肢体是否能活动、有无呕吐和 抽搐等现象。
• 2.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 用现有物品(衣服、布料等)采取加压包扎止血 ,如无包扎物用手暂时压迫伤口也可止血。
21
• 5、消化道的护理。 • 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应给予鼻饲。由于病
人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大增 加。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汁食物,食物应 每4小时由胃管注入,注入食物的温度不可 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烫 伤,过低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10
现场急救
• 1、病人平卧休息 • 2、迅速包扎伤口 • 3、解开领扣得裤带以利呼吸
4、昏迷伤员颈部后仰,头偏向一侧,以防 窒息
11
• 5、呼吸、心跳停止时行人工呼吸,进行紧 急抢救
6、耳鼻有溢液时不要现场堵塞,以防颅内 感染
• 7、迅速转运
• 8、 即使无昏迷也要禁食禁水。
12
院内急救
• 1.头位与体位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 抬高 15—20°,以减轻脑水肿,降低 颅内压。定时翻身不断变更身体与床 褥接触的部位,以免骨突位的皮肤持 续受压缺血而发生褥疮。
17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
• 1、严密观察病情
• (1)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的变化,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之一,如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 缓慢,多是脑疝的早期表现。
18
• (2)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的改变与脑损 伤的轻重密切相关,是观察脑外伤的主要 表现之一,在护理上通过对格拉斯评分来 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 供依据。
头皮损伤 颅骨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头皮擦伤 头皮挫伤 头皮裂伤 头皮血肿
线性骨折 凹陷骨折 粉碎骨折 颅底骨折
脑震荡 脑挫裂伤 中脑损伤 脑桥损伤 延髓损伤 下丘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多发性颅内血肿
3
大脑结构
4
按伤情轻重分级
• 1、轻型:指单纯性脑震荡,无颅骨骨折, 意识丧失不超过30分钟
• 吸痰:及时吸痰,同时还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情稳定允 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 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20
• 3、尿路感染的预防。对于昏迷时间长、留 置导尿的病人,要经常冲洗膀胱和清洗会 阴部,防止逆行感染。
• 4、褥疮的护理。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在尾 骶部和其它骨突出部位垫气圈和泡沫垫, 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尿失禁或出汗多 的患者,要经常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平 整、干燥。
13
• 2. 保 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气体交换不足是 首要的。严重颅脑损伤的病员,由于昏迷 、舌后坠、呕吐物和血块阻塞咽喉部引起 呼吸不杨,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甚至可窒 息死亡。此类病员,应先清除口腔内的呕 吐物或血块,拉出舌头,使其侧卧位,防 止舌后坠,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14
• 3.病情观察 • 颅脑损伤的特点是多变、易变、突变、难
16
• 5.躁动的处理 • 颅脑损伤者出现躁动可能的原因有尿滨留
导致膀肮过度充盈、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的 缺氧、颅内压增高以及冷、热、饥饿刺激 等。此时,应认真观察并寻找引起躁动的 原因,若病人由安薄变为躁动或由躁动变 为安静,都提示病情有变化。护理时可适 当加以保护,以防发生意外,但不能盲目 地使用约束带或镇静剂,以免颅内压增高
9
• 4.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在现 场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 吸和胸外按压。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急性颅脑损 伤,还是脊柱、脊髓损伤均应迅速送离现场,及 时送入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 应选择路面平坦质量好的公路,病人宜采取侧卧 位或仰卧头侧位,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 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 脉搏、呼吸等体征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