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新诠释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New Annotation of the Minnan Tradition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Construction
文 / 陈琦 陈秀莲 Chen Qi Chen Xiulian
陈 琦 厦门市规划局建筑工程管理处 副处长
厦门市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 副主任
国家注册规划师
陈秀莲 前传媒工作者
筼筜书院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之美
2010 09 A+C XIAMEN P069
一、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福建的传统民居主要有四种,即:土楼、
土堡、红砖和灰砖。
福建民居作为我国传统民
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平面布局、结
构体系、外部造型及细节装饰等方面,既保持
中轴线对称、院落组合、木构承重体系和坡屋
顶等我国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又由
于福建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特殊条件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独
特的地方风格,在我国民居中独树一帜。
在这
四种民居中,以红砖民居(也是闽南地区特有
的)最为靓丽。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即红砖民
居)素有“闽南地上文物”之称,蕴含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其充满闽
南地域特色的飞檐翘角、独具闽南风格的砖石
墙、成熟的砖雕工艺、精湛的木雕工艺、具有
象征意义的墙体彩绘等艺术形态,无不体现着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之美、结构之美、装
饰之美及文化意蕴之美。
1、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之美
(1)中轴对称,主次分明。
在一条纵向
轴线上,布置一系列重要建筑,并左右对称地
布置其他附属用房和院落,组成一幢严谨对
称、主次分明的完整建筑群。
(2)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
院落,是
以三面或四面房舍(围墙)围合而成的。
以院
落为基本单元,进行群体组合,是我国民居建
筑布局的又一个共同特征。
在闽南传统民居建
筑中,院落的主体是厅堂,而不是庭院,这是
和常见的北方四合院民居的主要差别之一。
(3)宽敞的廊、厅,贯穿全宅。
闽南地
区太阳光强烈而且多雨,气候湿热,人们需要
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檐廊厅堂,既能遮阳避
雨,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成为人们活
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一般
都使宽敞的檐廊与厅堂相连结,以构成全宅的
通道。
其面积约占全宅的一半,有时甚至更大
一些。
2、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由木
作、瓦作和石作构成。
其中,木作是建筑的
“主角”,分“大木”、“小木”。
“大木”
是结构性的,包括斗拱、构架等;“小木”则
筼筜书院主体-讲堂顶部装饰
筼筜书院主体-讲堂外观
配套设施B-一层平面图
配套设施B-二层平面
筼筜书院-展廊1
筼筜书院-展廊2
配套设施B-立面图
配套设施B-效果图
2010 09 A+C 厦门 P071
是细部、零件等。
木作由大变小、由简洁变繁琐的历史演变,实质上是由结构走向表现,木作的作用在力学上反而是次要的,而表现(主要是表现建筑的社会地位和美观)却变成是主要的了。
瓦作主要应用于屋顶和墙,其中屋顶形式多样(基本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
攒尖等),做法甚为复杂及讲究。
石构件则主要应用于台基、栏杆、台阶、铺地以及桥梁、牌坊等,形式同样多样。
3、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国院落式民居形态中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种类型。
涉及各种细部处理,也正是这些固有的传统做法及强烈的地方特色影响着民居建筑的艺术造型,对于形成闽南传统民居的风格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别有特点的细部处理包括:(1)丰富多样的“马头墙”及屋顶;(2)精雕细刻的梁架、
斗拱、柱头、垂花及门、窗、隔扇;(3)多样变化的柱础石刻;(4)丰富多彩的墙面装饰;(5)形式各异的大门入口处理。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我国古代住宅建筑的一种类型,建筑本身相当考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艺术装饰。
如装饰有“三雕”:木雕、砖雕和石雕,还有泥塑、壁画等其他许多艺术加工。
就部位而言,木雕施于构架、门窗、顶棚等部位;石雕施于墙垛、门洞、门框、匾额、阶沿、明沟、柱础等部位;砖雕施于主入口门罩等部位;泥塑施于院墙檐口等部位;壁
画施于院墙马头墙垛等部位。
4、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意境之美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细部处理均透露着独特的文化意境之美,其建筑技艺及独特的建筑规制完整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理念(“礼”的层次最复杂)。
如屋脊上的翘脊优美清秀,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种庄严、平稳,迥然不同;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屋顶出檐长翘的形式除具有遮阳挡雨、防台风季风、避雷电、散热防潮的实用
配套设施C-二层平面图配套设施D-二层平面图
配套设施C-立面图配套设施D-立面图
配套设施C-效果图配套设施D-效果图
配套设施C-一层平面图
配套设施D-一层平面图
筼筜书院主体-讲堂内部装饰
性,独具的宋代曲线屋顶汇集后又可营造出独特的群体视觉效果(审美性)。
而闽南民间教化、崇祖敬宗、兴学重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思想也在建筑中诸如对联、匾额等作品中完美体现。
二、厦门筼筜书院建筑小品对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新阐释
1、厦门筼筜书院简介
厦门筼筜书院于2009年7月落成,是厦门第一座现代书院,这座浓郁古色古香气息的书院致力于国学传播、研究和交流。
筼筜书院共占地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由三个建筑群落组成。
主体建筑位于白鹭洲东公园中部,居中心位置,是书院主题功能用房。
它带有经典的中国书院格局和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由讲堂、学堂、展廊3个部分组成;另有南北两组建筑作为配套设施用房,整体建筑风格不仅体现民族传统、人文
性,还具备闽南地域特色。
虽然书院的设计借鉴了中国古代书院的格
局,同时借鉴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外表
看起来古典,但是现代元素也很丰富。
比如屋
檐像琉璃瓦,其实是铝合金钢管制成,斜坡顶
采用玻璃材料,采光非常好。
透过现代手法及
新建筑语言,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得到新的
阐释。
2、厦门筼筜书院建筑小品设计构思解读
筼筜书院所在的白鹭洲东公园三面环水,
具有良好的水岸景观,且植被丰富。
书院、服
务配套设施、管理用房等三部分建筑的设计以
自然协调为原则,在保证规划功能结构及景观
绿化完整的前提下,既有个性,又低调含蓄,
力求与环境融为一体。
在此设计原则的指导
下,建筑小品的设计追求“少就是多”的艺术
风格,办求做到小型、简洁、轻盈、通透、自
2010 09 A+C XIAMEN P073
厦门园博苑嘉园建筑外观实景图-闽南传统民居坡屋顶的“新”应用
厦门园博苑嘉园主大门-闽南传统民居坡屋顶的“新”应用
厦门园博苑嘉园主厅-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新”发展厦门园博苑嘉园主厅-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