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之激励篇

管理心理学之激励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管理心理学—激励篇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高效激励
80/20定律
财富$¥ 8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自我实现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需要)

尊重需要

马斯洛的
(自尊和被人尊重)
需 要
需要层次
社交需要
理论
(友谊、结社尊重)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衣食住等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较低的 需要满 足后, 人们才 能上升 到较高 层的需 要追求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保健因素
公司的政策 和管理
安全感
地位 与下属的关系
个人生活 与同事的关系
薪酬 工作条件 与上级的关系
监督
发生频率的百分比
激励因素
成长与发展 信任 责任 工作自身 认可
成就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麦克莱伦的激励需求理论的启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激励需求理论的启示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 人员的选拔和安置-通过测量和评价一个 人的动机体系来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
激励的意义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 绩效=F(能力·激励)
–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在一次员工激励调查 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只能发挥20%- 30%的能力,如果给予激励,他们能力可以发 挥到80%-9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我要使我的下级有这样一个 信念:
--就是为他们所做的工作 感到自豪,哪怕这工作是擦 地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激励需求理论
• 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人们有三种主要需要,包括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如何让员工 成为20%
的人
20%
20%
80%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什么是激励
✓“把员工的动机引向组织的目 标的过程” ✓“让平凡人做不平凡事的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激励核心理论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激励需求理论 3. 双因素理论 4. 强化理论 5. 认知评价理论 6. 期望理论 7. 期望效应 8. 公平理论 9. 综合型激励模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你了解员工的需要吗?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一个工厂要求员工写下工作中对 他们最重要的事。领班相信,第一 工人一定会把“金钱”摆在第一位, 再来是“不要工作得太辛苦”。而领 班自己当然比那些工人要高尚起多, 所以把金钱和轻松的生活,放在如 “具有挑战性的职务”、“有机会展 现创意”等的答案之后。等结果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工人竟然都和 领班一样,把“具有挑战性的职务” 等摆在前面,而且很多工人甚至根本 没有把金钱列上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需求层次理论对管理的启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 某一阶段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但只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
• 针对不同需求的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合理建立激励机制。
• 员工的动机可以被训练和激发,来提高生 产率。
1. 概述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模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双因素理论
• 保健因素
– 有它时,不会产生激励 – 没有它时,会产生不满 – 多半是已经满足的需求
• 激励因素
– 没有它时,不会产生不满 – 有它时,可以产生激励 – 多半是尚未满足的需求
• 关键是激励因素
– 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 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的多方面需求
1. 概述
– 启示:找到主导需求
• 在不同时期,人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总体说来是 从低到高、从外部到内部得到满足
– 启示:注意需求变化
• 满足上行机制
– 启示:少唱高调
• 挫折下行机制
– 启示:该提拔时就提拔
• 人的需要越是得不到满足,人的追求越强烈,越是不加 选择;如果需要过分得到满足,人就会低估满足的价值
2. 需求层次 理论
3. 激励需求 理论
4. 双因素理 论
5. 强化理论 6. 认知评价
理论
7. 期望理论 8. 期望效应 9. 公平理论 10. 综合激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