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子百家中,虽然孔子是最受关注的,但不少学者认为庄子的思想更独到一些。
在高中时期,我学过了庄子的《逍遥游》一文,逍遥乃悠游自得,即没有任何的束缚,也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文中开头提到大鹏鸟“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而一些小的生物的知识、境界比不上它,却妄自揣测、怀疑它;朝菌、寒蝉寿命极短,上古的椿树寿命极长,朝菌、寒蝉也并不可能了解上古椿树。
这些对比让我了解到庄周的认知:不要站在任何角度、任何时间看事物,而是要与天地同体,胸襟才会宽广,才会没有界限。
列子能御风而行,但对于有道的人来看,这并不算是自在,因为他也要凭借风才能远行,通过这个庄子阐述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不自由的,都有所待。
最后有万事万物转到对社会中人具体论述,阐明了逍遥游的境界,即“至人、神人、圣人”。
学习《逍遥游》的时候,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了庄周梦蝶的故事,“系着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几千年过去了,这个妇孺皆知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不同人的看法不同。
在我看来,庄子已达到无我的境界,他与自然万物以和谐统一,我认为,即使当时庄子梦到的不是蝴蝶,而是其他的事物,他依然会梦到或认为自己是该物,这就是庄子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把自己何物硬生生的分开,认为人是最高等的,其他事物是不能与人相比的,将万事万物踩在脚底下,经过了两千多年的进化,人们的思想竟还及不上庄子一点。
正因为人们的认知,才会出现现在的环境污染、动植物灭绝等问题。
在孔子的儒家普及的千年以来,我觉得现在更应普及庄子的积极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