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一、掌握作者信息,了解“说”的特点;识记文言词汇,掌握本文运用的
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品析课文,体味文章内涵。
学习以莲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学习重点】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理解以花喻人的含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1.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芙蕖、菡萏……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2.说,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一般都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爱莲说》。
二、预习自测:
1、《爱莲说》,作者 (1017-1073) ,字,(朝代)哲学家、文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世称“”。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把本课自己认为重要的生字写下来并抄写2遍)
蕃.淤泥
..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噫.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结合课下注释,弄懂重点词的解释并掌握)
可爱者甚蕃.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亵.玩焉隐逸
..
君子
..噫.菊之爱
...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1. 听老师范读,要求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个别示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二)疏通文意(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
(三)作者是从和两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对于这一篇文章有什么作用?
2、“中通外直”仅仅是描写莲花的外形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一、当堂检测: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朗读背诵描写莲花的句子,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1)文中写出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
,。
(3)比喻君子志洁行谦,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
(4)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2、短文以写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第二课时
【预习案】
一、预习自测:
1.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书中做出标注。
2.作者从生长环境和体态香气两方面描写莲花,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1、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的人生态度,委婉地批判了。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2、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篇文章的主旨是写莲花还是写作者自己,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请说出你的理解。
三、拓展提升:
1.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2. 作者对莲花的歌颂,从现实的角度上说还有意义吗?请说出你的意见。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填空。
①本文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两句是,。
②本文中作者拿和与莲对比,前者是,后者是
,作用是突出。
③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实际生活中“近墨者”却未必“黑”,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那样,。
二、课后作业:
1、小练笔: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它物件。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