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详解
3.突出了英语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 《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的概念,并系 统地阐述了“情感态度”的内涵:“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 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 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课程标准》还进一步
强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
Effective ELT
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 • • • 教育要更加民主化, 教育要走向国际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吸收和实践 外语教育的特殊功能和意义
Effective ELT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精神: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 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 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 基础在教育。 • 时不我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2年3月
十年回顾:1 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
•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 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 挥着核心作用。
• 对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 略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推进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每一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促 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 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
2.明确了知识与技能的辩证关系
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
最终宣告“知识+技能”时期的终结,实现
了对“知识+技能”模式的整体跨越,把英
语的整体课程建立在“人与意义”的理论概 念之上,因而启动了我国英语课程的战略变 革。
这样的整体跨越和战略变革有三个要点值得强 调:第一是目标体系在面对“语言本身”(含 语言知识和技能)和“使用语言的人”这两个 基本因素上,把立足点放在人上,更加重视面 向“使用语言的人”;第二是在“语言形式” 和“语言意义”这两个基本方向上,目标实现 的侧重点放在意义上;第三是目标设置在面对 词汇语句和语篇这两个基本单位上,更加关注 语篇。
Effective ELT
3 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 从总体上看,受相关制度、政策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 影响,课程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 各地推进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课程改革在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等方 面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 • 学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 源、专业支持力量等服务保障体系较为薄弱; •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评价、管理制度不配套;课 程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Effective ELT
教育还要发展
•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 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 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 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 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 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 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 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 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 声。
Effective ELT
2 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绩
• 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 变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 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 程体系,一大批教材深受喜爱;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高度重视; •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注重学生成长过程 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 •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 ,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
本次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 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为最终目标。《课标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 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 展的基础上。 1.解决了课程理念与目标设置的一致性问题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与具体标准 (或称目标)设置的一致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英语教育确立 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同时,在课程目标结构以及具体内容标准(即语 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具体 目标)的详尽描述中也借鉴了国外不少国家或地区采用的对外语课程 进行分级设计的方式以及进行能力描述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 了课程标准内部结构之间的系统关联,从而确保课程标准在教学一线 的可行性。
Effective ELT
• 教育要 均衡化、 国际化、现代化Βιβλιοθήκη Effective ELT
一、10年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本次课程改革在英语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材以及评价等方面都有突破。其中主要的突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各个学科的课程整合。因此,立
足素质教育的整体课程设置要求中小学的各个学科超越“学科壁垒”, 统筹支持学生成长,构建学生终生发展的课程框架和目标。《课程标
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
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