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正岔后连接曲线---长弦矢距法1

整正岔后连接曲线---长弦矢距法1


y ZY 3.261m
(R
S
2
)
(R
S
2
) cos
( 4 )测量各矢距点的矢距
在拨正后的 线路上,测量各 矢距点的矢距。 其方法是通过Z Y和YZ点拉一 弦线,丈量各矢 距点至弦线的垂 直距离,填入矢 距表。
公式推导:
左弦长 右弦长 L2 f0 2R 8R 左弦长 右弦长 3L 5L 1 15 L2 15 f1 . . . . f0 2R 8 8 2R 16 8R 16
14.562m
曲线上股的长度为
L
L
(R
). . 2 (m)(公式1 3) 180
S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1 3), 得曲线上股长度为 33.277 m。
1 圆周长 . R 4 2
( 2 )在钢轨上定出各矢距点位置
将曲线上股长分为 8 等分,从ZY点起沿曲线上 股钢轨定出各矢距点,并确定曲线尾( YZ )在上股 的位置。 用铅油标记 ZY 、 YZ 和各矢距点。
整正岔后连接曲线
长弦矢距法
(1)计算曲线头位置和曲线长度


(1)按照设备图表给定的连接曲线半径和在 现场测量的两平行线路间距,计算曲线头位置 和曲线长度。 例子:道岔为43kg/m钢轨9号道岔,设 备图表给定的连接曲线半径R=300m,计算 曲线头位置和曲线长度。
(3)钢轨纵向、水平和垂直裂纹 拨正线间距原则 测量线间距 在线路平行段,若线间距不等,应该以与道岔 直股连接的线路为基准,将与之平行的线路按固定 首先在保证道岔直股和线路方向顺直的情 的线间距拨顺,固定线间距应满足不小于站内不同 况下,拨正与之平行线路的方向,然后测 线路最小线间距的要求,并且以不侵入建筑限界和 量线间距。 尽量减少拨道为原则。
每等分长度: L
L
8
4.16 m
( 3 )拨正连接曲线两端的直线方向
拨正时可用目测,拨完后要检查ZY和YZ点至直股的 支距是否标准,有误差时,应进行调整。 YZ 点的支距为线间距, D =5.10m ZY点的支距: y ZY D (R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1-4:
S
2
)(1 cos ), (公式1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0 (R
S
2 f1 (15 / 16) f0
)(1 cos

) 2
f2 (3 / 4) f0 f3 (7 / 16) f0
( 6 )计算各点拨距
各点拨距 = 本点计算矢距 - 本点实测矢距 计算结果 “+” 号为挑, “-” 号为压。
结束

2
辙叉心轨理论尖端在现场 不易确认,可以从道岔侧 外股跟端向连接曲线方向 量取(辙叉跟端两接头相 错时,应以辙叉跟端为准, 方正侧外股再量取)。 辙叉跟端至曲线头在侧外 股的投影距离为
N .D S .N t m(公式1 2) cos
-m
l m
式中m — 辙叉的后长
例: 43Kg / m — 9号道岔,辙叉角 62025,辙叉跟长m 2.05m, 附带曲线半径 R 300m,采用线间距 D 5.1m。

曲线头(ZY)在曲线上股的投影点至辙叉心理论尖端 在侧外股投影的距离 :
l N .D S .N t(公式1 1 ) cos
N — 道岔号吗; D — 线间距(m);
— 辙叉角;
S — 标准轨距, 1.435m; t — 连接曲线外轨切线长, 且 t (R S / 2) t an
左弦长 右弦长 2L 6L 1 12 L2 3 f2 . . . . f0 2R 8 8 2R 16 8R 4
左弦长 右弦长 L 7L 1 7 L2 7 f3 . . . . f0 2R 8 8 2R 16 8R 16
( 5 )计算各矢距点的标准矢距
计算各矢距点的标准矢距,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矢距表。 各点的矢距分别为: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 1 2) l m
l m
9 5.1 9 1.435 (300 0.717). tan31012.5 2.05 cos62025 14.562m
N .D S .N t m cos
即辙叉跟端在 曲外股的投影 至ZY点的距离 14.562m,量 此距离既可以 找到ZY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