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 级 八年级学 科 数学 上课时间 2018年 月 日 教师姓名课 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教学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根据其判定和性质进行证明;2.清楚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能够利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格点,若C 也是格点,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是( )A .6B .7C .8D .9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B.或C.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若2BC =,则DE DF +=_____________.F E CDBA4.如图,已知△ABC中,AB=AC=2,∠BAC=90º,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图中只有2对全等三角形,②AE=CF;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S四边形AEPF=S△ABC;⑤EF的最小值为.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有()A. 2B. 3C. 4D. 5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点的中线,E是AC的中点,连接DE,DF⊥AB于F.求证:(1)∠B=∠EDC(2)∠BDF=∠ADE.精讲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目标:能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并能够根据性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目标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性质推论;理解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并能够熟练应用.教学过程:【知识详解】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两腰的夹角叫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3)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4)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B=∠C =.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A.7cm B.3cm C.7cm或3cm D.8cm(2)如图,若D为△ABC的边BC上一点,且AC=BC,AB=AD=CD,则∠BAC= ___ .【例2】(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AB边上的中线,DG⊥CE于G,CD=AE.求证:CG=EG.(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①如图(1),若∠α=35°,AD是BC上的高,AD=AE,则∠β= ______ ;②如图(2),若∠α=46°,AD是BC上的高,AD=AE,则∠β=_______;③如图(3),D为BC上任意一点.请你思考:在△ABC中,若AB=AC,AD=AE,则∠α和∠β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有,请你写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考点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例3】(1)如图,,在射线上截取,动点在射线上滑动,要使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共有( )A.个B.个C.个D.个(2)如图,是一辆钢架,且,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加一些钢管……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________根【例4】(1)如图,在中,AB=AC,P为内一点,且,,①求证:是等腰三角形;②连接,当时,求的度数.(2)如图,在中,,,平分,且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3)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4)在△ABC中,AB=8,BC=10,AC=6,动点P从点C出发,沿着CB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到达点B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解答下列问题:①求BC上的高;②当t为何值时,△ACP为等腰三角形?精讲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目标:能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并能够根据性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目标分解: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性质推论;2.理解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并能够熟练应用.教学过程:【知识详解】1.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3.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考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例5】(1)如图,是等边三角线,于,延长至,使得,则的度数为()A.B.C.D.(2)如图,已知:,点在射线上,点在射线上,均为等边三角形,若,则的边长为()A.B.C.D.(3)已知:如图,点在一条直线上,且、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①;②求的度数考点四: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例6】(1)如图:在中,,点在上,,,是延长线上一点,.试判断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①若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试确定线段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上,且,的边长为1,,则的长为____________.精讲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习目标:能够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知识详解】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注意: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5.其它性质:常用关系式:两直角边的积= 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考点五: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7】(1)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斜边长为,则其面积为()A.B.C.D.(2)是斜边上的高,若,,则的长为().A.B.C.D.(3)如图,在Rt△ABC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点,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C=12,F是DE上一点,连接AF,CF,DF=1.若∠AFC =90°,则BC的长度为()A.12 B.13 C.14 D.15【例8】(1)将一个有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A.B.C.D.(2)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长为,周长为,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B.C.D.(3)如图,、分别是的高,为的中点,,,则的周长是()A.B.C.D.(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为边上中点,过点作,交于,交于,若,,求长.精讲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学习目标:清楚直角三角形与其他三角形的不同判断全等的方法,同时理解互逆命题以及互逆定理.教学过程:【知识详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考点六: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9】(1)如图,中,,.若是经过点的直线,于,于.①如图⑴,当与线段没有公共点时,求证:;②图⑴中,线段、、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③若将旋转至与线段相交于点,且,则线段、、有何关系?(写出结论,不必证明)(2)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1、如图,点的坐标是,若点在轴上,且是等腰三角形,则点的坐标不可能是()A.B.C.D.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边的夹角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3.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0,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A.3 B.4 C.5 D.6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CE分别是斜边上的高和中线,若AC=CE=6,则CD的长为()A.B.3C.6 D.65.如图,∠AOB=30°,OC平分∠AOB,P为OC上一点,PD∥OA交OB于点D,PE⊥OA于E,OD=4cm,则PE=.6.如图,△ABC中,AB=AC,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5,AE=8,则BC的长度为__________.7.如图,在△ABC中,CF⊥AB于F,BE⊥AC于E,M为BC的中点,EF=4,BC=10,则△EFM的周长= _______ .8.仔细阅读完成下面的推理说明如图,CD是△ABC的角平分线,ED=EC,∠ADE=40°,求∠ABC.解:∵CD是△ABC的角平分线()∴∠ECD=∠()又∵DE=DC()∴△CDE是等腰三角形()∴∠ECD=∠=∠()∴DE∥BC()∴∠ABC=∠ADE=40°()9.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D⊥AD,垂足为D,过D作DE∥AC,交AB于E.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查漏补缺】1、如图,在3×3网格中,已知点A,B是网格顶点(也称格点),若点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为()A.3 B.4 C.5 D.62、如图所示,在△ABC中,AB =AC,E为AB上一点,F为AC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EF交BC于D,求证:DE=DF.3、如图,为等边三角形,点在的延长线上,点在边上,且.若的边长为,,则的长为()A.B.C.D.4、如图,中,,若于,于,分别为的中点,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___5、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在BC上截取,作的平分线与相交于点P,连结PC,若的面积为,则的面积为()A.B.C.D.6、已知:如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直角边的中点,在上,且.求证:【举一反三】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AD=AE.(1)若∠BAC=90°,∠BAD=30°,求∠EDC的度数?(2)若∠BAC=a(a>30°),∠BAD=30°,求∠EDC的度数?(3)猜想∠EDC与∠BAD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2、图①、图②、图③是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请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各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具体要求如下:⑴画一个底边长为4,面积为8的等腰三角形;⑵画一个面积为1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⑶画一个边长为,面积为6的等腰三角形.3、如图,在等腰中,,为的中点,,垂足为,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⑴和互相垂直吗?请说明理由⑵连接,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方法总结】1.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2.注意:1.“HL” 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独有的,在运用该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全等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2. 要注意本章中的互逆命题,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等,它们都是互为逆命题.3.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勾股定理体现了由形到数,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体现了由数到形.1、如图,在△ABC中,∠C=25°,AD⊥BC,垂足为D,且AB+BD=CD,则∠BAC的度数是_____度.2、如图,已知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4,∠B=20°,则∠A4=度.3、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图中A,B 两个格点,请在图中再寻找另一个格点C,使△ABC成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个.4、操作:在△ABC中,AC=BC=2,∠C=90°,将一块等腰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CB于D、E两点.如图①、②、③是旋转三角板得到的图形中的3种情况,研究:(1)三角板绕点P旋转,观察线段PD与P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结合图②说明理由.(2)三角板绕点P旋转,△PBE是否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指出所有情况(即写出△PBE为等腰三角形时C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6、如图,在Rt△ABC中,∠C=90°,∠A=60°,AB=12cm,若点P从B 点出发以2cm/秒的速度向A点运动,点Q从A点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C点运动,设P、Q分别从B、A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P,AQ的长;(2)当t为何值时△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3)当t为何值时PQ∥BC?1、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的边上一点,作⊥于,为延长线上一点,当时,连交于,则的长为()A. B. C. D.不能确定2、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的边上一点,作⊥于,为延长线上一点,当时,连交于,则的长为()A. B. C. D.不能确定3、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15cm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4、如图1,已知中,,,把一块含角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长直角边为),将直角三角板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