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史料分类及研究方法

史环境下进行
•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
取孤证),如二重证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
• 五、历史评价方法 • 辩证唯物主义:客观的、全面的 •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的、发展的 •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 六、历史评价原则: • 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定为主。 • 标准主要有三条: • 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既当是应该解决的
(政治权势纂改历史) 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

(二)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 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 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 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 3.局限
a.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 的全貌。
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 不全面
• 2、按史料价值:第一手史料、第二手材料 • (1).含义:①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
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 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 情况。
• ②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 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 按表现形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 (一)文献(文字)资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 (1)、种类: • 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
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 • 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 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 • (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 (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 政治因素
•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4.时代的局限性等。
• 四、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 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
b.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 出准确的判断
三、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 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
(2)、局限
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 貌有较大差距
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 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 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 • 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 • 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 • 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 • 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 三、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 因素
主要矛盾);
• 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 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这三条标准是紧密相
连.的、互为一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