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1998
21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交互性好的特
点,重点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模式,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的统一关系,重视学生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确保学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协调性,按照信息加工模型来组织教学活动。
使优化后的教学过程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参与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努力追求信息技术应用过程的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2
3
4
四、研究管理
(一)研究前期——找问题做准备
1、课题前期找准问题。
实验前期我们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大量的调查中我们找准了真实的问题,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2、梳理问题找出原因。
我们从梳理中找出一些问题,一是教师应用理念的问题,二是应
用技能的问题,三是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的问题,四是信息技术整合理论和整合操作程序模糊的问题。
3、开展课题研究培训。
为打造一支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一是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应该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用的好、用的恰当、用的适时、用的高效,正是本课题应用信息技术的宗旨。
二是注重课题研究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必须有理论支撑,我们布置实验教师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并组织了多次集体学习。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
研究初期,要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能力的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
4、
(二)研究中期——开展研究
1、专业引领,加强备课。
一是领导班子专业引领。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深入课题组进行教材辅导,使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了解知识体系。
然后再结合典型课例进行示范引领。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细致的课例分析,以面对面的形式将意见反馈给上课教师本人。
二是骨干教师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校本研修中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在集体备课中,他们首先拿出自己对所要研究课例的整体分析,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剖析,从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整合的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讲解阐释,引发学科组教师的思考,并指导本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
2、提高能力,课堂实践。
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如校本教研活动,同题异构的专题研讨活动等。
3、多种途径,反思评议。
一是录像反思,发现问题。
可以将实验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片段等进行录像,通过教学录像勾勒出教师成长的动态轨迹,提供教师“自我分析”的素材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发现问题,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集体会诊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是借助网络、解决问题。
我们借助论坛、教师博客、专题研讨、网上沙龙等,实现资源共享,解决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教研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4、总结规律,理论提升。
专业指导,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学校每学期都邀请专家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依靠专家的引领,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题组多次邀请区数学教研员宋科长、市数学教研员杜小虎老师来校指导实验课,尚青青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张立云老师的《圆的周长》、孙雪静老师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得到了杜老师的高度好评,在课题研究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5、广泛运用,推动探究性课堂教学。
(1)共同实践,扎实研究
在确立了研究重点之后,课题组召开了教研组长例会,在例会上,向各位教研组长传达了本学期课题的研究重点,要求各教研组确立本组要研究的课例,并对该课例的教学环节进行研究设计。
各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老师学习相关的资料,组内成员围绕情境的创设、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练习等问题共同探讨,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在确立了富有个性的教案之后,课堂教学便成了教师研究的中心环节。
各年级组采取多种形式,或同课异构,或一课多磨,确保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
我们坚持每月两次次的例会制度,月底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
坚持举办课题实验教师汇报交流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节中,上一节课题研究课,设计一篇优秀教案,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每学年撰写一篇有关课题研究的案例或论文。
1
24
1
2
3
4
我校课题《》自
2012年起已进入实践研究阶段我们分为了四个领域进行研究,它们是:数与代数部分、图形与几何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综合与实践部分。
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研究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部分,并总结归纳出了
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
教学内容的
主动探究 交流发现
引导探究
指导归纳 演示启迪 突破难点 练习反馈 巩固提高 设计习题
因材施教 内化应用 解决问题
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支撑 学生学习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提供资源 创设情境 感知问题 认知冲突
反思提升 拓展运用
总结体验 迁移发展 总结归纳
拓展思路
教学内容的
3、开展实施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建设原创性专题教学资源网站。
开发专题教学资源网站是实施整合、开展信息学习最有效、最具
我们在该课题的实验研究中,自主开发了资源
要求教师们努力收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已有资
提出猜想 动手验证
探究释疑 动态模拟演示
促进知识内化 有效突破难点
提炼数学模型 模型建构 合作交流 形成规律
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支撑 学生学习
联系生活实物 抽象几何图形
强化动机 激发兴趣
应用模型 解决问题
借助媒体 分层训练 拓展提高
情境设疑
4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