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写作》一、教学对象:参加培训的初中少数民族物理专业教师二、所用教材:《MHK民族汉考(三级)短期强化教程.书面表达分册》(吕滇雯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一单元客观选择题一、教学要求:1、总结所考查的语言点,详细介绍汉语写作的基本写作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为进入写作教学阶段做准备;本章要求学员掌握考查所必需的语言点,掌握汉语写作的基本格式,学会恰当使用标点符号;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词汇、句型和关联词的准确用法,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二、课时安排:12 学时第二课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3学时第三课常用的句型和固定格式 3学时第四课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正确位置 1学时第五课常用词组和习用语 1学时第六课强调和比较的方式 1学时第七课标点符号的使用 2学时第一课自测题 1学时第1、2学时第一课自测题一、重点:掌握MHK民族汉考书面表达部分客观题的题型、考查内容,了解答题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二、难点:熟悉MHK民族汉考书面表达部分客观题的答题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问:1、为什么学《汉语写作》?汉语写作是综合运用汉语中的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等知识的语言实践课。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的言语能力中, 写的难度最大、要求也最高。
听、说每个人在出生后的几年学会母语说话,但不是每个人都学习读和写。
听说能通过声音等手段以及身体语言来帮助传达他们的想法;但写作的人只能依靠写下的话语来表达思想。
说话比较随意,不一定符合语法,写作较为正式,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说话往往运用简单的句式,写作则用较为复杂的句式。
写作能力是语言技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写作过程中,学生思考判断如何组织话语、选择词语、运用语法等方。
因此说写作是探索语言运用方式的过程,能促进促进其他语言技能发展。
2、通过学《汉语写作》要达到什么目标?达到MHK三级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能运用汉语完成课程教案的书写。
A汉字书写正确、字迹清楚,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无误;B用词准确,基本没有词语句法错误;C在句子连接、句意转换上自然通顺;D能理解出题说明,按要求作文,不跑题,内容完整。
3、怎么能学好《汉语写作》课通过教材学习,复习知识点,强化训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阅读量;养成写作的习惯,周记、日记、读后感,锻炼写作能力;打好基础,坚持练字,保证汉字的正确书写。
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汉语写作》的课程意义、目标及学习要求。
(二)介绍MHK民族汉考书面表达部分题型、考查内容。
书面表达分测验(16题,45分钟)书面表达部分测验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汉语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通过汉语思维正确地书写汉字语句,掌握汉语句子连接的方式,掌握组句成段的表述习惯,掌握汉语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
本部分测验对写作中立意构思和篇章结构的能力不做重点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恰当地使用书面语比较清楚地叙述社会日常生活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具体细节;能简洁说明和解释一般生活中常识性事物的基本事理和形成的原因;能阐述对某种生活现象的看法和理由;能比较集中地描写出普通事物的状态和主要特征。
书面表达分测验试题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15题)。
这一部分有两种题型。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汉语的某一语法现象在语句中的具体运用或上下文正确的语序排列,在正确组成句子的层面上对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考查。
考查的重点为:1、常用习惯句型固定格式2、复句中的关联词语3、常用词组、短语和习用语4、几种主要补语、定语、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5、强调、比较的方式6、各种词语之间的搭配和修饰第一种题型: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空儿,要求考生在所给出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最恰当的填入其中(在答卷上画出该项字母),使上下句表达上正确。
第二种题型:在一个句子或较短的一句话中,有四个下面划线的词语。
去掉其中某一个词语会使句子表达上产生错误。
要求考生从中找出不能删去的那一个词语(在答卷上画出表示那一个词语的字母)。
(三)自测练习,直观感受书面表达部分的题型、考查内容。
学生顺序回答,教师纠错,提示考查的知识点和技巧。
(四)总结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练习大家可以因为发现考查内容的不同,答题时运用的分析方法、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同。
1、考关联词语的使用(1)分清句子前后的关系(2)根据关联词语的位置规则,排除错误答案。
2、考常用句型及固定格式(1)熟记句型和固定格式(2)分析句子前后关系3、考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正确位置及词语的搭配和修饰(1)掌握句子成分的常用顺序(2)发现明显错误,排除错误答案。
4、第二种题型(1)确定可省略的修饰性词汇,如作定语、状语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2)熟悉固定结构,确定不能省略的部分(五)总结提问P5练习一思考题,学生自我总结本课内容。
1、民族汉考书面表达部分的选择题一共有多少道?有几种题型?2、做第二种题型要注意什么?3、要做好选择题必须复习好哪些语言点?第二课复句中的关联词语一、重点:掌握汉语复句的句子关系和每种关系的常用关联词语。
二、难点:熟悉常用关联词的具体用法,灵活运用关联词进行书面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介绍汉语复句的概念和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作用。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意义相关,结构上独立互不作成分。
分句用逗号、分号、冒号分隔,而关联词连接分句,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
(二)讲解并列关系的概念,并排同列,不分主次(三)逐一讲解常用的关联词语,分析关联词的用法;举例并指导学生造句。
并列关系的概念,并排同列,不分主次几个分句分别述说或描写相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件事、同一情况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或是对举的,彼此之间不分主次、轻重。
平行就是表示的几件事或几个方面并存。
1、……也……、也……也……他也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鬼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2、又……又……今天又要上课,又要打扫卫生,太忙啦!3、既……又/也……对于学习,我们既要有合理的计划,也要有现实的努力。
4、一边……一边……、一面……一面……听了这个好消息,她一边哼着歌,一边收拾房子。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5、一来……二来……这门课一来没有老师上,二来没有教材,我看还是以后上吧。
6、一方面……一方面……学校组织这次军训,一方面磨炼了学员的意志,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家的体质。
7、不是……而是……:分句具有对举性,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
(四)讲解承接关系的概念承上启下分句与分句之间在意思上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分句往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不能调换次序。
(五)逐一介绍常用的关联词语,分析关联词的用法;举例并指导学生造句。
先……接着……先把冰箱门儿打开,接着把大象放进冰箱,然后把冰箱门儿关上。
……才……我等到老师来了,才离开。
一……就……一到中午,食堂就挤满了人。
……于是……天下起了雨,于是我回屋拿了把伞。
既然……(那)就……你们既然来了,那就一起吃一顿饭吧。
……只好……下雨了,今天的比赛只好推迟了。
越是……越是……工作越是忙,你越是要注意休息。
(六)总结本课1、学习了哪两种复句的关联词,举3个例子?2、提示词语造句又……又……犹豫不决一边……一边喝茶看报纸一来……二来……暑假回老家一方面……一方面参加歌舞大赛……才……作业吃饭……,然后……放学回家先……接着……收拾房间洗衣服既然……就……上高中考大学(七)作业语段练习:用列举的方法说明:通过《写作》课学习,自己想达到的目标。
请尽量使用今天学习的关联词。
(三)递进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一般只有两个分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往往是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大多是成套使用的,也有单用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而且并且甚至更况且何况还也反而(反)搭配使用连用也A,还B,更C;不但A,而且B,甚至C成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A,而且(并且、还、也、更、又)B;不但不(不仅不)A,反而B;尚且A,何况B;既A,更B“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
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可以分为顺进式和逆进式两种。
1顺进式(不但A,而且B)2逆进式(不但不A,反而B)这种复句前一分句常从否定方面说,表示“不怎样”或“没有怎样”,后一分句则从肯定方面说,“反倒怎样”,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三)选择复句选择复句可以分为商选式、限选式和取舍式三种。
1商选式 (或者A,或者B) 二者或数者择一,有或此或彼的意思。
这种复句表示在两项或多项中任选一样,不排除第三种可能,或此或彼,有灵活的余地,语义显得委婉。
2限选式 (不是A,就是B) 二者必居其一,有非此即彼的意思。
这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情况,表示从中只能选择一种,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可能,语气比较坚决。
3取舍式两项中取一舍一。
(与其A,不如B) (宁可A, 也不B)这种复句常是在两项中选择一种,舍弃一种,主观色彩很重。
(五)转折复句前面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有了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后一分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
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但但是偏偏反倒却可可是而只是就是不过其实搭配使用连用但……却……,而……却……;而……则……;然而……却……;可是……却……成对使用虽然(虽、虽是、虽则、虽说、尽管、固然)A,但是(但、却、而、可是、还)B转折复句又可分为重转式和轻转式两种。
(六)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明结果或推断出结果。
前后分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由于因此因而故而所以以致致使从而因为是因为是由于可见既然成对使用因为A,所以(故而、于是)B;由于A,就(因而、因此、所以)B;之所以A,是因为B;既然(既)A,就(那么)B七)假设复句前面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那么便不然要不然否则否则的话要(不)是……的话成对使用如果(如、若、若是、假使、假若、假如、倘使、要是)A,那么(就、便、则、也、就得)B;要是(要不是……的话)A,就(就得,那就)B;即使(纵然、纵使、就是、就算、哪怕)A,也(还)B(八)条件复句前面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面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所要产生的结果,前后分句间有条件与结果的推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