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课件整理资料儿童文学释义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持本位论观点有影响的学者•美杜威儿童本位论•鲁迅:“幼者本位”•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本位的文学”•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朱自强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工具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专写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和接受,为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概念包含三个内容:接受对象、目的、要求。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1、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2、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首先,幼儿文学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创作者适应幼儿读者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
●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七种基本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儿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对比、夸张、设问、摹声、白描、起兴等。
幼儿文学的功能文学有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一、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首先,幼儿文学要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
其次,幼儿文学还需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
2、注意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适应幼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开头尽量要简短,尽早提出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篇幅不宜过长。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幼儿文学的语言两种语言误区●成人化●娃娃腔对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可接受性●超前性1、浅显浅显是幼儿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1)注意词汇的使用✩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要少用各种虚词✩尽量选用幼儿口语中的虚词2)注意句型的使用✩①多使用简单句,少使用复合句✩②不要用又是长定语,又是被动型的句子2、音乐性①文句有韵②象声词的使用③节奏的安排④反复手法的运用⑤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的使用等3、形象性摹状:摹写事物的情状和声音比喻拟人幼儿思维中的“泛灵论”,是幼儿文学拟人手法广泛运用的基础。
夸张4、动作性幼儿文学的语言除了以上特点外,还需注意语言的色彩和语言的趣味性儿歌第一节儿歌概说一、儿歌的概念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适合儿童吟唱、欣赏的歌谣。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儿歌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童子歌”、“婴儿谣”。
明代吕坤编辑成的《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清代郑旭旦称儿歌为“天地之妙文”、“天籁”。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到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
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第二节儿歌的特点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1、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2、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二、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一般来说,一首儿歌大多在四行至十余行之间,二十行以上的儿歌就算是篇幅长的了。
☪四行、六行、八行最为常见第三节儿歌的分类及其特殊艺术形式一、儿歌的分类☠从儿歌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民间采集的儿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从儿歌的内容看,主要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从儿歌的行数格式看,可以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句型”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从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看,可以分为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以及杂言二、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曲2.游戏歌3.数数歌4.问答歌5. 连锁调6.绕口令7.颠倒歌8.字头歌9.谜语歌儿歌创作——“续写”训练想象是使儿歌走向生动有趣、富有灵气神韵的有效途径。
有无大胆、独特的想象往往是检验一首儿歌优劣的试金石。
续写时,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不破坏原来作品的整体风格,避免文不对题、内容重复、形式错位、押韵不当等问题。
幼儿散文一、幼儿散文的概念幼儿散文是传达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适合幼儿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散文。
二、幼儿散文的发展概况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散文幼儿散文萌芽于“五四”时期。
第一次明确写给小朋友看的散文是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通讯。
《寄小读者》开了儿童散文这一文体的先河,成为长诵不衰的佳作。
20世纪80年代,幼儿散文才得以真正崛起。
三、幼儿散文的种类1.幼儿叙事散文2.幼儿抒情散文3.幼儿写景散文4.幼儿游记散文5.幼儿童话散文6.幼儿知识散文四、幼儿散文的特点(一)描写真切,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散文受幼儿欢迎,靠的就是真实内容、真切描写、真挚感情和真诚文字。
二)意境优美,充满幼儿想象●幼儿散文的意境要求优美而不追求深邃,内涵提倡简明而不要求深奥。
表现幼儿散文优美意境的是具体可感三)明丽清纯,渗透幼儿情趣五、幼儿散文的创作(一)从幼儿角度感受生活,确定内容。
所谓从幼儿角度去感受生活,就是以幼儿的眼睛和心理来观察体味客观事物。
这样。
确定的题材才会是幼儿感兴趣的,写出来的散文才会是幼儿化的。
(二)用幼儿想象构思作品,创造意境(三)据幼儿心理找到合适角度,准确切入。
幼儿散文简明精练,忌讳拉杂拖沓,所以一般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比较多。
(四)按幼儿水平斟酌语言,落笔成文。
●幼儿散文的语言能吸引和感染幼儿,就要有幼儿味儿。
思考:幼儿味儿体现在哪里?●使用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用词浅显、准确●动词、形容词重叠恰到好处摹形摹声摹色词的使用幼儿诗幼儿诗的特点一、具有内在的节奏与韵律二、具有充满幼儿情趣的优美意境三、语言浅近、形象、凝练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幼儿诗与儿歌都属于诗歌艺术,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主要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诗的历史较儿歌短(历史)2、幼儿诗的形式较儿歌自由(形式)3、幼儿诗追求充满幼儿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内涵更丰富,主要让幼儿在听赏中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儿歌追求琅琅上口的节奏、韵律,给孩子更多游戏的快乐,让幼儿在诵读中增添生活的乐趣。
(作用)4、幼儿诗在表达上比儿歌要含蓄、细腻,更讲究用精练、雅致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儿歌的表达更单纯直率,更讲究通俗顺口,使幼儿获得口头念诵的快乐5、幼儿诗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儿歌则更适合中、小班小朋友诵读。
(欣赏对象)幼儿诗的分类1.幼儿抒情诗2.幼儿童话诗3.幼儿叙事诗4.幼儿题画诗5.幼儿散文诗6.幼儿科学诗一、幼儿抒情诗●幼儿抒情诗是侧重直接抒发幼儿内心情感的诗。
●与幼儿叙事诗相比,幼儿抒情诗没有完整的情节,也没有突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着力表达幼儿的情感。
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二、幼儿童话诗●幼儿童话诗是诗与童话的巧妙结合,也可以称为诗体童话,就是用诗的形式讲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
●童话诗有完整的童话故事情节,其中人物多是动物拟人化的形象。
例:马尔夏克《笨耗子的故事》等我也长了胡子.mp4三、幼儿叙事诗●幼儿叙事诗是侧重于叙述事件来表达幼儿思想感情的诗。
●它有比较完整的情节,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篇幅一般比抒情诗长。
例1:柯岩《小弟和小猫》小弟和小猫.f4v四、幼儿题画诗题画诗是根据画面题写的抒情诗。
它是诗情与画意的有机融合,其画面包含图画、摄影、雕塑等,它的内容源于画面,但又不囿于画面。
五、幼儿散文诗六、幼儿科学诗幼儿科学诗是以表现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诗。
不同年龄班幼儿诗歌仿编的重点要求小班:要求幼儿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换词,通过改换某个词来体现诗歌的画面变化。
中班:要求幼儿通过变换词句,使诗歌整个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大班:可考虑对原有诗歌的结构进行部分变动,也可以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仅向幼儿提供一个开头作为想象线索,引导幼儿自己完成诗歌的创编幼儿诗的创作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二、用幼儿的眼睛观察世界,抒写幼儿的情感三、运用简明精练、具体可感的语言四、掌握多种表现手法,写出幼儿情趣(一)拟人法把事物比拟成人,活泼可爱、生动有趣。
(二)比喻法(三)排比法用同一个词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个事物,可以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四)假设法使用“假如”、“如果”等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写出美好的希望和理想。
(五)摹声法模拟自然万物的声音,形象生动,增加趣味。
(六)反复法●句式的反复(每行的句式都相同)●结构上的反复(每段的起句均相同)(七)疑问法疑问法是故意设问来表现幼儿情趣的构思方法(八)对话法对话可以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幼儿易于接受。
(八)对话法对话可以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幼儿易于接受。
第八章幼儿童话第一节童话概说关于童话的概念,有很多种表述:●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欣赏和接受、具有特殊幻想性质的叙事文学体式。
(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析》)●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的想象力的奇特的情节编织成的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
(蒋风:《儿童文学概念》)●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幻想与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奇异故事。
(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童话是幻想性质的故事。
(贺宜《漫谈童话》)一、童话的概念童话是指以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二、童话的起源“外来说”“包容说”“演变说”多数观点认同演变说。
童话的起源:童话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与传播,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
三、童话的发展概况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段。
(一)民间童话(传统童话)1、纯粹在民间产生并流传的童话作品例:蛇郎故事、青蛙丈夫故事、田螺姑娘故事2、作家采录、复述、加工而成的童话作品例:①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1697年)欧洲最早出现的一部童话集被世人誉为“开儿童文学新纪元”民间童话的文学特征1、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①开头结尾的模式化。
②故事形态的模式化③情节结构模式化2、鲜明的主题抑恶扬善的传统主题(二)文学童话(现代童话、创作童话)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童话标志着文学童话的诞生”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温暖的人道主义•诗意之美•安徒生式的幽默童话佳作•英国金斯莱《水孩子》•英国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国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英国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意大利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日本中川李枝子《不不园》•瑞典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民间童话与文学童话的区别•1、民间童话的结构、内容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文学童话打破了传统童话僵硬的结构,呈现自由的,多线索的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