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财务知识)如东县洋口镇(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2020年(财务知识)如东县洋口镇(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财务知识)如东县洋口镇(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如东县洋口镇(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07—2020)(论证稿简本)如东县洋口镇人民政府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03月前言2005年,省委、省政府就加快启动沿海开发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沿海开发战略。

作为江苏海洋大县的如东,最大的特色在沿海,最大的优势在沿海,最大的潜力也在沿海。

“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如东如何顺应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是展开本次总体规划工作一个重要命题。

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如东沿海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如东县域城镇总体布局的需要,洋口镇人民政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镇的要求,对洋口镇及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近年来,小洋口地区逐步被纳入如东县整体开发建设中来。

2003年9月,如东县政府发文批复建立洋口化学工业园;同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在现有洋口渔港的基础上建设洋口国家中心渔港;洋口镇新镇区的建设工作陆续展开;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有序推进。

自2003年以来,小洋口地区先后编制完成了《如东洋口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洋口镇镇村布局规划》以及镇区、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但由于各类规划编制单位和时间的不同,缺乏系统性,难以相互协调、衔接,较难适应现阶段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受经济全球化、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目前小洋口地区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上述规划无论从结构还是深度上单方面都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时期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作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来加以整合,将小洋口地区的开发建设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2007年5月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洋口镇人民政府委托,开始着手编制如东县洋口镇(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项目组于2007年6月中下旬在小洋口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资料调查和现场踏勘,认真听取了当地领导对城镇的情况介绍和今后的发展思路。

在基本摸清现状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项目组于2007年10月和2008年1月分别向如东县建设局和如东县人民政府进行了两轮方案汇报,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

综合各类意见,规划编制单位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提交规划论证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说明书三个部分。

本规划的编制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得到了洋口镇人民政府、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如东县建设局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的积极配合与帮助,编制单位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目录文本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镇域规划2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第二节城市化目标4第三节空间利用及开发建设管治4第四节镇村布局规划6第五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8第六节镇域基础设施协调规划9第三章城镇性质、规模10第四章镇区总体布局10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10第六章绿地系统与空间景观规划13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13第二节空间景观规划14第七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15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8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18第二节污水工程规划19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19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20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21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21第九章环境卫生规划22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23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26第一节防洪工程规划26第二节抗震工程规划26第三节消防工程规划27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29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30第十三章远景发展规划32第十四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32第十五章附则33图纸01、镇域现状图02、镇域规划图03、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图04、镇区用地规划图05、镇区远景规划图06、综合交通规划图07、镇区给水规划图08、镇区污水规划图09、镇区雨水规划图10、镇区电力规划图11、镇区电信规划图12、镇区燃气规划图13、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图14、镇区综合防灾规划图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迎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呼应江苏省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洋口镇经济社会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如东县洋口镇总体规划(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5、《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6、《关于印发<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点>的通知》(苏建规[2002]35号)7、《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及实施意见》(六委发[2003]44号)8、《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国家及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原则,协调化工产业发展与城镇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统一调配镇域内各种资源要素,将洋口镇按照现代化城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2、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各类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节约型社会。

3、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促进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

4、呼应江苏沿海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如东沿海地区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按照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科学协调系统间的关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范围建制镇规划区范围:洋口镇陆域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183.1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范围:西起经一路,南抵221省道,东至匡河,北到黄海海岸线,总面积约7589.7公顷。

建设用地范围:为镇区建成区范围,西起洋口大道,南抵纬二十路,东至洋口三路,北到黄海五路。

镇区建成区面积至远期约为832.1公顷。

第5条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50年。

第6条规划强制内容文中加粗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镇域规划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7条经济发展目标表1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第8条社会发展目标表2社会发展目标第9条产业发展1、第一产业推进高效农渔业发展。

以项目农业为核心,以提高农渔业规模效益为目标,大力提升农渔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紫菜、文蛤、出口蔬菜等门类,积极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

空间上以镇域南部和西北部沿海地区为载体,创建如东县生态环境良好的优质农产品、海产品供应基地。

2、第二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发展化工、先进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以骨干企业为载体,通过资产重组,扩大规模经营,组织企业集团和名优新特产品,造就地区竞争优势。

加快镇域工业用地整合步伐,有计划、有步骤置换、搬迁原十八总化工园区,改造海洋食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化学工业园和制造工业园。

3、第三产业积极建设沿海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带动并提升传统商贸、运输等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教育业,加快发展信息、中介、社区服务业。

加快现状建设用地调整力度,努力把洋口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商业繁荣的城市组团。

提高三产的比重,充分利用临近黄海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滨海风情的旅游业尤其是假日短期休闲旅游。

加快滨海旅游产业开发,做大滨海特色旅游板块。

重点实施小洋口地区的金蛤岛温泉度假村、海滨浴场、滩涂狩猎区、休闲农庄、观海庙和南通地区汽车驾培中心等服务业项目。

第二节城市化目标第10条人口与城市化水平2010年镇域总人口7.7万,城镇人口为2.0万,城镇化水平为26.0%。

2020年镇域总人口11.0万,城镇人口为7.0万,城镇化水平为63.6%。

表3镇域人口分布表单位:万人第三节空间利用及开发建设管治第11条土地综合利用1、洋口镇区应以城市经营的理念指导镇区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

按照社区建设的标准来进行居住分区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套,注重人居环境的创造。

2、临海产业发展区临海产业发展区位于镇区东侧。

产业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引进高新尖产业。

促进化工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

原化工产业园区一期是2003年如东县人民政府批复建设的县域化工产业集聚区。

规划予以保留,为减缓化工企业对镇区生产生活造成环境影响,应加强园区与镇区的生态隔离,严格执行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国家中心渔港东部主要承担水产品的冷藏、加工、贸易等功能,结合洋口大道布置特色市场、渔业展示、渔民转岗培训、行政管理等设施。

西部主要承担渔业生产和仓储功能,并满足大小渔船的停靠、修造、避风、物资补给等需要。

结合旅游开发,在北部建设休闲渔业园。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服务业。

以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冷藏、加工、交易、休闲渔业的发展为依托,推动渔港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渔民就业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4、如东风力电场内部布局应严格按照相关专业规划实施,统筹考虑风电塔、变电所的位置和出线方向,减小对用地的影响。

借助风力发电场的特色景观与中心渔港渔业旅游相结合,发展旅游业,促进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5、旅游发展用地旅游发展用地位于镇域西北部,用地约22.3平方公里。

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发展滨海旅游度假产业。

6、村庄建设空间根据镇村布局规划,镇域范围内集中建设52个村庄。

7、农业生产及其它空间农业用地为从事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其它农业用地。

镇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用地以《洋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面积为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第12条镇域空间管制1、适建区表4适宜建设区协调管治要求2、限建区表5限制建设区协调管治要求3、禁建区禁建区内禁止除集中规划的农村居民点,绿化建设,自然景观营造,水利、防洪、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外的其它任何建设行为。

表6禁建区协调管治要求第四节镇村布局规划第13条镇村布局规模等级结构1、村庄功能主要以从事一产(农业)为主的农户的集居点。

2、村庄布局结构洋口镇最终过渡为“镇区+村庄”的镇村布局结构。

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进一步完善镇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村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设置小型商业、邮政代办所、卫生室等村级公共设施。

第14条规划布局分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内和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两个层次考虑。

第一个层次:对纳入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刘环、双墩、环西新洋、潮港村,居民点的布置在镇区建设中统一考虑,不再安排农村居民点。

第二个层次:闸西、周新庄、甜港、斜港是规划调整前的乡集镇所在地,具有一定的建设规模,规划保留并完善的现有的配套设施,同时吸纳周边村庄部分居民,建设1-2个大居住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