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东县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析报告

如东县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析报告

如东县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析报告一、一九九六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上报数据与更新调查实际数据差异情况分析1996年,如东县正在开展第一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外业调绘,成果数据尚未形成,当时为了给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提供农用地的登记数据和当年度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上报数据,我县利用1985年土地详查的原始图件和数据进行了变更调查,由于长达十年的时间,各种地类的变化很大(这正是开展第一次土地更新调查的原因),仅凭国土所业务人员,其变更调查没有也无办法全部到位,上报的变更调查数据与当时实际土地利用现状有较大的差距。

1997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结束,汇总数据经与变更调查数据对比发现,其1996年的变更调查数据严重失实,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原分类体系,一级类)。

一九九六年土地更新调查与变更调查数据对照单位:亩从上表可以看出,上报的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数与当年的土地更新调查汇总数对比:1、耕地面积多报了77126.9亩。

主要原因是1985年至1995年之间的农村村民建房占用耕地、农村道路占用耕地面广量大,1996年变更调查时没有变更到位,仍按1985年土地详查现状图上的耕地统计的。

2、园地面积多报了31703.7亩。

其中果园少报943.1亩,桑园多报32241.3亩,其他园地多报405.5亩。

主要原因是变更调查时忽视了园地的变更。

3、林地多报了240亩。

其出入不大。

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少报了95444.7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少报6761.2亩,农村居民点用地少报74033.1亩,独立工矿用地少报11973.1亩,盐田少报395.9亩,特殊用地少报2281.4亩。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县建设用地大幅增加的第一个时期段,一是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建制镇建设日新月异,开发区建设突飞猛进,用地范围逐渐扩大,尽管在1996年变更调查时变更了部分面积,但漏变更面积仍然很大。

二是农村村民建房在该时期是我县历史上的高峰期,原因是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我县人口出生高峰年,到九十年代初,正是结婚、生育、分户的时期,需要大量建房,据统计这个时期每年的批准农村村民建房达21000多户,在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时大部分没有变更,导致了变更上报数据的失实。

三是1985年至1996年各村扩建了部分面积的公墓用地,增加了特殊用地面积而变更调查未能变更。

5、交通用地少报37849.8亩。

其中公路用地少报5359亩,农村道路少报32490.8亩,公路少报的原因主要是升级拓宽改造的省道、县级公路未变更,农村道路少报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1985年全县土地详查时有不少的宽度大于1米,长度大于50米的农村道路未列入农村道路地类;二是1985年至1996年期间,由于农村承包责任田的重新调整划分,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增加了大量的宽度大于1米,长度大于50米的农村道路,变更调查漏落现象严重。

6、水域多报23041亩。

其中河流水面多报94652.9亩,盐场的海水水库面积漏报2879.4亩,坑塘少报136577.8亩,苇地多报1844.8亩,滩涂多报61608.6亩,沟渠多报9780.4亩,水工建筑少报5388.5亩。

数据相差的原因主要是1985年至1996年期间,新开的河流、坑塘未能变更到位,沟渠、河流、坑塘之间的地类定性不准,两处新围垦的滩涂没有图件资料等所造成的。

7、未利用土地多报1174.9亩,其出入不大。

综合上述变更调查上报数据与更新调查实际数据对比,耕地面积上报数据多报了77126.9亩,建设用地按当时分类体系(包括交通用地)少报了133294.5亩,如果按现分类体系(扣除农村道路32490.8亩,增加水库面积2879.4亩,水工建筑5388.5亩)少报了109071.6亩。

其原因从主观上讲主要是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不认真,没有做到逐块调查变更,但从客观上讲地类变化已经到了面目全非的程度,其变更调查是很难全部到位的,正因为如此,才开展了1996年的土地更新调查。

1998年我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经省厅验收通过后,于当年将数据接轨上报国土资源部,但在1998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以如东县一年耕地减少77000多亩是什么原因为由,来我县进行调查,县政府分管领导向调查组说明了不是如东县一年的变化,而是十年变化的累积,体现在更新调查汇总数据上。

调查组对我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到实地进行了核查。

1999年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接到省厅通知,要求我县土地变更调查年初面积仍然用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的上报面积,因此我县每年上报的变更调查汇总数据不是我县的真实数据。

目前,我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启用的是1996年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图件,而每年度上报的数据是1985年土地详查的变更数据,出现了图、数不符,数与实地不一致的情况,如不予以更正,将会对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提供的农用地面积数据,今后耕地保有量的考核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产生一定的影响。

今年变更调查要求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恳请我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恢复到历史的真实数据,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依据。

现将2006年度全县各类土地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二、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一)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全县2006年末农用地为2057236.6亩,建设用地为539624.9亩,未利用地为1662920.8亩。

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全县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8.29%,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1.23%。

(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2006年度一、二级地类变化情况三、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全县耕地面积年内减少76997.6亩,增加46000亩,年末耕地面积1537605.0亩。

耕地增加来源及减少去向见下表。

在全县耕地减少的76997.6亩中,建设占用耕地32756.7亩(其中属于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为31000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43240.8亩;1.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建设占用耕地32756.7亩,占耕地减少面积的42.54%。

其中:农村居民点24000亩(均属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独立工矿3498.3亩(其中3000亩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交通用地2258.4亩(其中1000亩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

建设占用耕地包括:⑴本变更调查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度实际变更的为31292.1亩(其中:农村居民点24000亩,独立工矿3000亩,公路用地1000亩,建制镇用地2500亩,特殊用地500亩,属于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本年度实际变更量为292.1亩。

⑵本年度批准并实际变更的为206.2亩,均是工矿用地。

(3)本年度未批先建的面积本年度实际变更的为1258.4亩,均是交通运输用地。

2.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自发的农产品种养殖结构调整占用耕地43240.8亩,占耕地减少面积的50.2%。

其中今年实际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5230亩,其余28008.6亩为往年农业结构调整漏变更的数据。

(二)耕地增加来源分析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我县通过建立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库,加大补充耕地力度。

2006年全县耕地面积增加46000亩(其中土地开发15500亩,农业结构调整20500亩,土地整理660.2亩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实际今年开发复垦9339.8亩。

其中土地开发8359.1亩,复垦935.2亩,整理45.5亩。

四、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分析(一)建设用地规模扩展我县2006年建设用地增加138614.4亩,其中109070 亩建设用地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

实际我县今年新增建设用地29544.4亩。

其中:国家计划指标500.81亩(包括2005年、2006年、独立选址报批项目、违法用地补办),省批准未利用地1845亩,国土资源部海洋局批准未利用地22565.5亩,市、县批准未利用地1624.7亩,未批先建1586.4亩,往年漏变更1421.99。

今年末,建设用地总量为539624.9亩,增加138614.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7%,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78354.2,增加114736.5亩,占11.22%;交通用地25687.7亩,增加6945.4亩,占0.60%;水利设施用地35583亩,增加16932.5亩,占0.84%;特殊用地5124.2亩,增加2281亩。

(二)建设占用农用地、未利用地情况(三)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的类型、数量及分析因实施土地复垦整理,环境综合整治,道路河流改造等原因,全县有357.3亩建设用地变更为耕地。

(四)新增建设用地情况我县新增建设用地138614.4亩中,前面已叙述,其中109070亩为历史遗留数据,今年实际新增建设用地29544.4亩,其中1845亩为公共建筑用地(驾培中心用地), 13900亩工矿用地为临港工业区用地(已由海域使用证换为土地使用证,批准文号为国海证041100008号,1586.4亩交通用地为洋口大道用地,8665.5亩水工建筑为长沙和洋口海堤用地,剩余的为洋北垦区建设用地、分批次建设用地、独立选址项目报批用地及往年漏变更建设用地。

五、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及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一)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状况我县今年的耕地面积由年初1568602.6亩减少到年未的1537605亩,减少30997.6亩,其中有15500亩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面积与国土资源部认定数据的差值,实际今年减少15497.6亩。

其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由耕地转为其他各类农用地面积为44240.8亩,由园地和其他农用地转为耕地的面积为21160.2亩。

2006年全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形成耕地9339.8亩,全县今年度建设占用耕地206.2亩,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度变更占用耕地294.6亩,给市局易地补充7095亩,违法用地占用耕地1258.4亩,合计8854.2亩,尚结合485.6亩,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平衡并有所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已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今年的建设用地指标都已用完,为解决用地突出的矛盾,我们将化工园区的建设用地均利用滩涂用地。

除往年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外,今年进行变更的项目均经过审批并把补充耕地量落实在耕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库中,确保了占补的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1、由于我县1996年更新调查数据国土资源部未同意启用,但目前的图件为更新调查现状图,目前上报数据与图不符,与全县实际现状不符,将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和政府对土地考核、决策产生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