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的分离纯化

酶的分离纯化


微 滤(MF) 0.2~2um
超 滤 (UF) 10nm~200nm
纳滤 (NF) 反渗透 (RO)
生物大分子及以上 超滤膜
2nm~10nm
生物小分子及以上 纳滤膜
<2nm
盐类及以上
反渗透膜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二、酶分离纯化中几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 (一) 微 滤(MF)
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微滤膜作为过滤介质的膜分离技术。 (1)截留颗粒直径:0.2~2 um。 (2)操作压力:低于0.1 MPa。 (3)应用: 实验室和生产中通常利用微滤技术除去或收集酶发酵 液中的细胞。 无菌水、矿泉水、纯生啤酒的生产。热敏性药 物和营养物质的过滤除菌等
3、盐析操作 (1)硫酸铵的饱和度 实际浓度 饱和浓度
(NH4)2SO4 的饱和度(%)=
×100%
0.4S = 40%(饱和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例:将2升0.2S的硫酸 (2)调整盐浓度的方法 铵溶液提升至0.5S,需加饱 和硫酸铵多少升?溶液体积 加饱和(NH4)2SO4 溶液: 增加多少倍? V0(S2 - S1) 1 - S2
(3)调pH值 二、固液分离
方法:(1)离心分离;(2)过滤;(3)双水相萃取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三、细胞破碎
捣碎法:捣碎机 研磨法:研钵、细菌磨、石磨、球磨等 匀浆法:匀浆器
机械破碎法
温度差破碎法:冻融交替法
物理破碎法
压力差破碎法:高压冲击法、突然降压法、渗透压变化 超声波破碎法
(三) 反渗透(RO)
在压力作用下,溶剂(通常是水)透过膜,而溶质被阻 挡于膜壁外。 (1)截留颗粒直径:小于2 nm。 (2)操作压力:1~8 MPa。 (3)应用:主要用于分离各种离子和小分子物质。 在酶液的浓缩、无离子水的制备、海水淡化等方面广泛 应用。
膜 膜
溶质 水 水
溶质 水 水
渗透
反渗透
再者,在纯化工作中,往往不宜重复采用相同的步骤和 条件。 最后,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随着酶的逐步纯净,杂蛋 白含量亦逐步降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之下降, 酶更不稳定,因此,更要防止酶变性。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三、酶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
(一)酶分离纯化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抽提 纯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制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四) 电渗析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离子透过膜向两极移动,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
膜 膜
酶液
-
+
应用:电渗析主要用于酶液或其他溶液的脱盐、海水淡化、 纯水制备等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五) 透析
应用:在生物分离方面,主 要用于生物大分子溶液的脱盐。 由于透析过程以浓差为传质推 动力,膜的透过通量很小,不 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而 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大多数酶的回收纯化过程成本约占70%; 医用酶的生产回收过程的成本高达85%; 基因工程表达产物的回收纯化过程成本一般占85-90%以上;
青霉素回收过程成本约占50%;
乙醇的回收过程成本仅占1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二、分离纯化的一般流程
原料液
细胞分离(离心、过滤)
线路1 线路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二)等电点沉淀
1、原理
2、实际操作 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盐析、有机溶剂沉淀、复合沉淀)。 单独使用时,主要是用于从粗酶中除去某些等电点相距较 大的杂蛋白 。 3、注意 加酸碱调节pH值时,防止局部酸碱过高。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78.3%)
凝胶电泳
(88.9%)
共六步,总收率仅为16%
staehelin等人: 硫酸铵盐析 免疫亲和层析 阳离子交换层析 仅三步,总收率达81.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在实践工作中选择方法时:
首先,应对被纯化的酶的理化性质有—个比较全面的了 解; 其次,判断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得当,始终以测定酶 活性为标准。
V0 — 原来溶液的体积 V— 所需加入饱和硫酸铵的体积
V
=
S1 — 原来溶液的硫酸铵饱和度
S2 — 所需达到的硫酸铵饱和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加固体(NH4)2SO4 :
例:某酶制剂厂生产15吨蛋 白酶发酵液,用硫酸铵进行盐析, 要求硫酸铵的饱和度达到40%, 计算需要加入固体硫酸铵多少kg? (25℃)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PAA + 酶 + Ca 2+ PAA- Ca 2+ + SO4 2-
(五)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选择一定的条件使酶液中存在的某些蛋白质等杂质变性 沉淀,而不影响所需的酶。 1、热变性法:根据目的酶与杂蛋白热稳定性差异,可以在 较高温度下,使杂蛋白变性沉淀,而酶则保持可溶状态。 2、酸碱变性法:与热变性原理类似,目的酶与杂蛋白的酸 碱稳定性不同,可以调整不同的pH使杂蛋白变性沉淀。
第四章 酶的分离纯化及产品成型
本章知识点: (1)酶的抽提 的 纯 度 监 测 ( ) 酶 纯 化 过 程 4
(2)酶的分离纯化:沉淀分离、离心分离、
膜过滤、层析分离、电泳分离
(3)酶液的浓缩、结晶、干燥、成型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一、生物下游加工技术
下游加工过程包括目标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及成品化 等过程。 生物产物从原料(培养液或细胞)生产到产品的后处理技 术(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使低成本、高收率地纯化目标 产物成为现实。
膜 膜
透析袋
酶溶液
盐类 水
蒸馏水

渗透
透析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三、膜分离技术的基本流程
浓缩液(回流液)
料液罐
渗出液

膜组件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四、生产中常用的膜分离装置
中空纤维超滤器 中空纤维膜分 离装臵是将成束的中空纤维装入 一筒内,两端封闭。当轴流通过 管腔时,造成高剪切力,在截留 溶质分子的同时,将浓度降至最 低限度。每根中空纤维内腔直径 为0.2mm,中空纤维由惰性的非离 子聚合物制成.具有各向异性、 抗堵塞性,运用成束纤维表面积 大,流量大、阻留溶质的浓度范 围(4%一20%左右) 如右图。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第三节 酶的沉淀分离
盐析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复合沉淀法
一、盐析沉淀法
1、原理:
2、硫酸铵盐析的优点 优点:①在水中溶解度大,溶解的温度系数小; ②价廉,便宜; ③可保护酶。
缺点:溶解过程随浓度增加的体积变化是非线性的变化。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二) 超 滤(UF)
可截留溶液中溶解的大分子物质,而透过小分子物质。 (1)截留颗粒直径:10~200 nm。 (2)操作压力:0.1~0.7MPa。 (3)应用:一是分离纯化,从高分子物质与低分子物质的溶 液中,使低分子物质透过膜;二是溶液的浓缩。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纳滤(MF)
(2-10nm)
反渗透滤(RO)
(<2nm)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各种膜分离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膜分离法 截留的颗粒大小 截留的主要物质 灰尘、细菌 过滤介质 微孔滤膜 应用举例 除菌,回收 菌 蛋白质、多 肽和多糖的 回收和浓缩 脱盐、浓缩 盐、氨基酸、 糖的浓缩、 淡水制造
细胞(胞内产物) 细胞破碎 碎片分离 粗分离 纯化 成品化
清液(胞外产物)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人干扰素、是一种重要蛋白类生物药品,具有抗癌和治疗 肝炎等作用。
Yonehara等人:
醋酸锌盐析
(83.0%)
离子交换层析
(62.7%)
硫酸铵盐析
(96.2%)
铜螯合层析
(46.0%)
疏水层析
膜 孔 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灰尘
灰尘 灰尘 细菌 细菌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盐类 水
细菌
灰尘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盐类 水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盐类
细菌

病毒
生物大分子
生物小分子 盐类 水

微滤(MF)
(0.2-2um)
超滤(UF)
(10-200nm)
化学破碎法: 甲苯、丙酮、丁醇、氯仿等有机溶剂和Triton、
Tween等表面活性剂 自溶法 G+菌:溶菌酶 G-菌:溶菌酶、巯基乙醇等 酵母菌:β-葡聚糖酶和溶菌酶 霉菌:几丁质酶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酶促破碎法
加酶处理
四、抽提 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 分溶解到溶剂中的过程,也称为酶的提取。 (一)抽提方法 四稀:稀酸、稀碱、稀盐、稀有机溶剂
渗出液
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化学、制药、 饮料、电力、冶金、海水淡化、资源 再生等领域。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酶工程教研室
一、膜分离的类型
1、按推动力不同可分为: (1)扩散膜分离:渗透、透析 (2)压力差膜分离: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3)电位差膜分离:电渗析 2、按膜孔径或截留物质的大小: 微滤 —— 超滤 —— 纳滤 、电渗析 、透析 —— 反渗透
(三)有机溶剂沉淀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