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般把1-20日龄的雏鹑称为育雏期。

这一时期是鹌鹑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较难饲养的阶段。

必须认真抓好下列环节的管理。

(l)把握好温度。

育雏期间的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刚出壳的幼雏,由于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如控制掌握不好,特别头5天之内,极易造成死亡。

刚出壳的雏鹑需置于37℃的温室中,以后每两天下降1℃左右,到育雏末期,基本接近自然温度。

(2)控制好湿度。

湿度过低,雏鹑易患呼吸道疾病,体型干瘦;湿度过高,垫草潮湿,幼鹑羽毛粘连,病菌滋生,也会引起感冒、拉稀等疾病。

初期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2周龄后可调整为55%-60%。

(3)调整好密度。

养殖密度是指育雏笼单位面积所养雏鹑的数量。

密度过大,活动拥挤,互相影响,生活环境恶化,发病率、死亡率升高,易造成部分弱小者生长不良,甚至被挤伤压死;密度过小,浪费设备,增加成本,很不经济。

此外,密度还与日龄和季节有关,日龄小的密度可大些,冬季密度可大些,日龄大的和夏季,密度应小些。

一般l 周龄以内的每平方米养200-250只;两周龄以内的为150-200只;3周龄以内的为100-120只。

(4)安排好通风。

鹌鹑的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加上密度大,如忽视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会危害雏鹑健康,影响生长发育。

所以,既要保证育雏需要的温度,又要保证通风良好,使空气新鲜。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