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中红字“A”的不同象征意义一、私通(Adultery)的象征红字“A”挂在海丝特的胸前,象征了她违背她丈夫齐灵渥斯的意愿与别人的私通。
这是因为她犯了私通罪而作为罪犯被清教徒惩罚的方式。
这种惩罚方式继续,因为,当海丝特走过大街的时候,人们瞧不起她,仿佛她是犯了可怕罪行的从地狱里出来的魔鬼。
这个字母的意义必定使佩戴者感到耻辱,使她感到想要摘下来。
“她对自己说,这里曾是她犯下罪孽的地方,这里也应是她接受人间惩罚的地方”。
海丝特因为她得罪孽而感到耻辱,但是,她选择深藏不露。
她在爱情的怀抱犯下了罪孽,而且完全承认这个罪孽,因为,尽管她感到耻辱,但是她也由此获得了最伟大的珍宝———女儿珠儿。
她是一个坚强的妇女,尽管她面对非常恶劣的条件,但是,她却能越过越好。
像她那样的许多人也许会逃离波士顿,寻找一个没人知道她罪孽的地方。
海丝特选择停留,就这一点,就显示了她的坚强和伟大。
面对一个鄙视她的这样一个城镇,而且住在一个人们把她女儿叫做“魔鬼的孩子”的地方,她有足够的勇气坚持下去,就表明她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妇女。
(1)孤独(Alone)和异化(Alienation)的象征红字“A”也代表了海丝特在新英格兰孤独的生活。
在海丝特释放出来以后,她就住在城市郊区的茅屋里。
“这是原先的一位移民建起后又放弃了的,因为那一带土地过于贫瘠,不宜耕种,况且离群索居,而社会活动当时已成为移民的一个显著的习惯。
”因为海丝特耻辱的历史,她几乎没有什么社会活动。
由于她生性倔强而且才能出众,她在人世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她感到她好像属于这个世界。
“然而,他在同社会的一切交往中,却只能有格格不入之感。
同她有所接触的那些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他们的沉默不语,都在暗示,往往还表明:她是被排除在外的;而她的孤凄的处境似乎证明:她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只有靠与众不同的感官来同其余的人类交流。
对于人们感兴趣的道德问题,她避之犹恐不及…‥似乎成了她在世人心目中所保留的惟一份额了。
”海丝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小珠儿是她孤独生活的唯一伴侣,因此,红字“A”也是以a 开头的“孤独(Alone)”和“异化(Alienate)”的象征。
(2)能干的(Able)、值得尊敬的(Admirable)和天使(Angel)的象征后来,红字“A”变化了意思,成了“能干的、值得尊敬的和天使的象征”。
开始,整个镇上的人谴责海丝特,但是,后来他们认为红字代表了做漂亮手工活的能力和她对于贫穷和生病的人的大公无私的援助。
“那字母成了她响应感召的象征。
由于从她身上可以得到那么多的支援——她深富同情心又极肯助人——许多人都不肯再按本意来解释那红色的字母“A”了。
”到了这时,许多镇上的人意识到,海丝特是一个拥有高贵品质的人。
“‘你看见那个佩带刺绣的徽记的好人了吗?’他们会对陌生人这样说。
‘她是我们的海丝特——我们这镇上的海丝特,她对穷人多么好心肠,对病人多么肯帮忙,对遭难的人多么有安慰啊!’”镇上的人很快开始相信,这个徽记可以避邪,海丝特也渐渐成了镇上值得尊敬的人。
海丝特用她灵魂里的的纯洁和善良克服了她罪孽中的耻辱,她无私的把自己的时间和爱奉献给了那些需要她的人,这证明,她是值得获得她最终的命运的。
(3)前进(Advance)的象征在读完整个小说之后,读者意识到,红字“A”还代表前进。
实际上,霍桑在《红字》中关心的是“善”与“恶”的关心。
社会现状使他迷惑,他对社会变革产生不解和恐惧,这些与他的宗教信仰产生矛盾,作者把故事中心场景的示众刑台,一会描述为“像是教堂的附属建筑”,一会又描述为“如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恐怖党人的断头台。
”这表明,他的善恶观是模糊的,他对于社会前途不知何去何从。
他的宗教思想给与小说极为浓重的阴郁色彩,因此,读《红字》的过程中,读者感到更多的是压抑感,而不是振奋。
但是,读完这本小说,读者的革命积极性大大的被激发,而不是受到作者的局限性的制约,能够认识到宗教制度的落后,激发出变革社会的理想,愿意争取更美好的人类命运。
最后,作者霍桑写到“这传说实在阴惨,只有一点比阴影还要幽暗的永恒的光斑稍稍给人一点宽慰:‘一阆譥v+__T#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 字。
’”这几行字不禁让读者浮想联翩,让热爱革命的人们继续前进。
这四个变化意义重大,前三个变化显示了海斯特的罪孽的逐渐变化、她孤独的生活和她的能力。
而最后一个变化显示了小说的感染力,读者发生质的变化。
因此,海斯特是一个极为值得尊敬的妇女,她经历了情感上的折磨,而大多数人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
论《红字》中的红字一、耐人寻味的红字红字代表什么,作者从不多费笔墨阐释,而主要是让读者去琢磨领悟。
按照传统观念,“A”无疑是“通奸”的耻辱标记,但作者在深层次上给它赋予了丰富多采的意蕴。
这些丰富多采的意蕴贯串着书中的许多情节,尤其与四个主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丝特·白兰是公开的红字。
她胸前佩戴着绣得精美无比、熠熠闪光的A。
深受清教毒害的教民视它为通奸的标记,政教合一的当局将它作为杀一儆百的一种惩罚手段,但A 还具有耐人寻味的其它象征意义。
“A”既是海丝特的情人Arthur Dimmesdale (亚瑟·狄姆斯黛尔) 的名字的首字母, 又是法语外来词“amour”(爱情) 的首字母。
海丝特·白兰对亚瑟的爱情忠贞不渝:为了保护心爱的人,甘愿独揽罪责独受重罚。
监禁期满后,她本可以扔掉A 远走高飞,隐姓埋名,一切重新开始,但她还是自觉自愿地留在那使她“成为耻辱的典型的地方” ,因为她梦想着和亚瑟能在那里最终举行神圣的婚礼。
爱情,给了她承受巨大痛苦的勇气和力量;爱情,是她能继续在那里生活并期盼美好未来的精神支柱。
由此可见,A 也象征崇高伟大的爱情。
“A”还是《圣经》中人类始祖Adam(亚当) 的首字母,这自然暗指海丝特与亚瑟所犯的是“原罪”,是亚当和夏娃之罪。
作者在第六章描绘珍珠美丽灵巧时,形容她“堪称是在伊甸园里生长、在人类第一对双亲被驱逐之后留在园中供天使们取乐的玩物”。
这段描述无疑再次强调了A 代表亚当和暗示“原罪”。
然而“, 原罪”,何罪之有? 正是多亏了那种罪,才有了人类的繁衍接代,生生不息。
难怪作者笔下,这种“罪恶”的标志被绣得奇巧华丽,令人赞叹;难怪海丝特被描绘得像圣母一样美丽高贵,毫无淫妇荡婆形迹。
这实际上是作者对世俗认定的海丝特通奸罪的否定,对海丝特追求自由爱情主张个性解放,争取女性权利含蓄巧妙的肯定和赞颂。
作者为红字意义的逐渐嬗变做了精心设计,使它一开始便具有了公开和隐蔽的、表面和深层的多重意义,然而要完成红字从“奸妇”到“天使”意义的最终转变,则需要人们觉醒、重新审视并最终抛弃加尔文教强加给他们的清规戒律,把被颠倒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
霍桑认为“人类的本性,除非私利熏心,爱总是比恨来得容易”,“神圣的爱”能悄悄渐进地变革社会,转变人们的观念。
于是,海丝特·白兰被塑造成为一个爱的天使,以德报怨,乐于助人,广施爱心。
海丝特·白兰相信爱情本身的神圣性,对自己的行为无悔无怨。
她藐视人世间的法律,表面上赎罪,暗中却在审视和思考女性面临的同样阴郁的问题。
事实上许多姊妹都在爱情和婚姻上有着难言的痛苦;她只不过是由于丈夫不在身边又身孕大现,无法掩盖真相才惨遭不幸。
她意识到要改变妇女的命运,就得彻底推翻并重建整个社会制度。
海丝特满怀同情、力尽所能地安慰、指点、鼓舞那些为爱情苦恼和受到伤害的妇女,并使她们坚信: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幸福婚姻一定会到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性的觉醒,观念的改变,思想的解放,在人们的心目中,红字“A”最终成为了“能干(able) ”、“可敬(admirable) ”、“慈爱(affection) ”和“天使(angel) ”等的象征。
与海丝特相对应的是亚瑟的隐秘的红字。
霍桑“部分基于他的爱默生似的信念:外部世界是其内部世界的一种明显的表现”,1841 年他在日记中写道:“用身体的疾病象征道德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因此,一个人犯了罪,就可以使他身驱上显现一个伤疤。
”•lv 作者刻意设计亚瑟的手势,用它来揭示亚瑟在灵与肉的煎熬之下,红字在牧师的胸前从无到有的过程。
牧师的手势随着他在第三章的出现而出现,其后,日趋频繁“, 每逢稍有惊恐或其他突发事件,他就会用手捂住心口,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明十分痛苦。
”红字在亚瑟肉体上显现似乎神秘,不可思议,但从心理学和病理学分析,留下一个红色的疤痕不无科学道理。
一是自他无法抗拒人的本能与海丝特·白兰发生关系之后,便处在人性与神性的拉锯、撕扯之中,悔恨与自责的毒牙时时刻刻地咬啮着他的胸口,“上帝赐予他最精美的天赋已全部变成了精神折磨的执行者”。
二是齐林沃斯的复仇使他形容枯槁,精神恍惚,以致看见天空的红色流星都认定是象征通奸的A ——这颇像中文“风声鹤唳”的心理效应。
三是他隐藏秘室,自我进行肉体摧残。
他自始至终处于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之中:对海丝特·白兰的真诚意味着对上帝的背叛;对上帝真诚则必须与儿女私情一刀两断,加之荣誉、地位等的重负,这一切使红字这个抽象象征在亚瑟身上演变成一个具体的肉体标志成为了可能。
珍珠是“另一种形式的红字: 赋有生命的红字”“象个红字似的东西”跟在海丝特·白兰的身边。
她纯真无邪,善恶分明。
她的出现迫使父母面对现实,并用真诚和慈爱去纠正世俗间貌似正确的错误。
珍珠提的问题幼稚、贴切、残忍;她的言行举止从不偏离象征作用的控制;她的衣裳和表情都与红字相关。
当海丝特在树林中扔掉红字,她大发雷霆,直至妈妈重新戴上——“尽管红字象征原罪,但在天真无邪的心灵里,这体现着人类生存最自然的状态”;她拒绝接受一个虚伪的父亲,直到他公开承认自己是生父后才吻他。
她的使命是让海丝特的通奸始终呈现在眼前,迫使母亲在抚养女儿的耻辱的幸福中不停地认真思索神圣的爱为什么会遭受清教的惩罚、怎样才能改变妇女的命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如果说齐林沃斯是上帝派来折磨亚瑟的撒旦的话,那么珍珠则是上帝派来促使海丝特思考妇女的命运并为之奋斗的天使。
珍珠出生在阴暗恐怖的监狱,还未问世就受到虐待。
她既标志清教主义的残忍,也意味着人类追求幸福和真理的高昂代价(母亲给她取名珍珠,是因为“花费了她拥有的一切才买到的” ,她还象征幸福美好生活的开始,体现着一种新文明、新道德、新秩序建立之前的征兆与希望。
作者在描写她时,时而将她比喻成一道彩晖灿烂的阳光,时而又是一只莺啼燕啭的小鸟。
珍珠天生丽质,既有农家野花般的纯美,又有小公主似的高雅,好像身披一轮圣洁的光环。
她感情强烈、桀骜不驯,继承和发扬了母亲的优点,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无论是她那与母亲胸前A 交相辉映的红色衣饰,还是她那胜过母亲的形象气质,都十分绝妙地拓展了红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