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室内分布系统基础知识
第一章:室内分布系统基础知识
主要指标
频段、插损、功率容量、互调、隔离度、驻波比等
200W以上) 互调特性好(-140dBc以下)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合路设备--POI系统
多系统 接入平台 (POI)
电信CDMA800 移动GSM900 联通GSM900 上行接收 移动TD-SCDMA 联通WCDMA 移动TD-LTE 联通LTE 电信LTE 预留端口
输入信号
直通端:15.2dBm
作用 将某一传输方向的信号按照 需 要耦合出一部分,实现信号功 率分配
输入端:17dBm
主线 主通道
副线 耦合端口
耦合端:11dBm
直通信号
特点 根据功率分配需要,可实现 6dB,10dB, 15dB, 20dB,30dB, 40dB 等不同耦合度功率输出 满足200W功率输入 反射互调-140dBc以下
TX 下行发射
主要指标
频段、插损、功率容量、互调、隔离度、驻波比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信号分配网络--功分器
(分配损耗+插损=3.3dB)
二功分
作用
将一路信号平均分配为
LTE1800 室分信源 DCS1800 室分信源 WCDMA 室分信源 功分输出:18.7dBm
多路输出 特点
补偿射频电缆传输损耗,扩大 信源基站覆盖范围 特点 方便安装 投资较少 建设周期短
干 放
主要指标
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互调、杂散、 时延、EVM等
抬升基站底噪,不建议级联 使用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分布天线--室分天线
作用
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室分吸顶天线
特点 天线是无源器件, 不能 产生能量
主要指标
容量、功率、接收灵敏度、移动性、同步等
覆盖半径一般为5-20米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信源设备--无线直放站
无线 直放站
作用 信号中继,放大基站信号 快速覆盖容量小的信号 弱区或盲区 为室分系统引入信源
宏基站
主要指标
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互调、杂散、 时延、EVM等
输入端:22dBm
功分输出:18.7dBm
可实现二功分、三功分、 四功分等
主要指标
频段、插损、功率容量、互调、驻波比等
满足200W功率输入
反射互调-140dBc以下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信号分配网络--耦合器
6dB耦合器
(直通端插损为1.8dB) LTE1800 室分信源 DCS1800 室分信源 WCDMA 室分信源
2000MHz 5.3dB 70dB
2400MHz 5.5dB 73dB
注:某厂家13/8”漏缆指标,耦合损耗(50%)为距电缆2m
主要指标
传输损耗、耦合损耗等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光纤分布系统
特点
三层架构(接入+扩展+远端) 小功率精确覆盖,效率高
多网融合,灵活配置
光纤/网线传输介质
射频分布系统--无源分布
系统特点
使用无源器件和射频电缆,可靠性高
多频合路器 2G信源 3G信源 LTE信源 耦合器 功分器 室分吸顶天线
馈线不同频段损耗不一,高频系统 覆盖弱,多网融合难
信号分配网络复杂,器件多,线缆长
难以支持LTE MIMO 信源至末端无法监控,系统质量难以
目 录
一 二 三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分系统组成与分类 室分网络形态介绍
一.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产生的原因
室内覆盖: 结构复杂、信号弱,用户体验差
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品牌效应
城市发展:高楼林立,覆盖环境和目标变化
业务量大:人流量大,话务繁忙
一.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的定义
信源设备--分布式基站(RRU)
RRU BBU 分布式基站
接核心网 基站控制器 RRU
作用 将基站的基带和射频分开, 用光纤将射频单元拉远到 一定距离之外
BBU 基带单元
RRU(射频拉远单元)
特点 体积小、安装要求低 提供容量 投资适中
主要指标
载波容量、功率、接收灵敏度、杂散、互调等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室内分布系统组成
WLAN AP 2G信源 3G信源 LTE信源 多频合路器
室分吸顶天线 功分器 室分定向天线 耦合器
WLAN 合路器
接入网元
+ 信号分配网络
+ 分布天线
接 入 网元 :为室分提供信源及信源整合 信号分配网络:将信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传输和分配 分 布 天 线:对目标区域进行有效覆盖
室分定向天线
无源部分资产和质量难以全面监管, 质量难控制,施工及物业协调难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射频分布系统--主要设备和器件
接入网元
信
源 设 备 家庭级 SmallCell 合 路 合 路 器 电桥 POI 干放 直放站 宏基站 企业级 RRU BBU 微蜂窝 分布式基站 功分器 耦合器 室分定向天线 室分吸顶天线 泄漏 电缆
多频段 合路器
LTE1800 室分信源 DCS1800 室分信源 WCDMA 室分信源
作用 主要用于将不同频段(如 GSM和WCDMA)的信号 互不干扰地合成一路输出 以滤波多工方式工作 特点 损耗小(0.5dB以下) 频段间抑制度高(80dB以上) 功率容量大 (平均功率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分布天线--泄漏电缆
作用
漏缆槽孔
通道1
POI
通道0
具有射频信号传输及天线辐射 的双重功能,适合狭长区域场
泄漏电缆
隧道
景覆盖 特点 对现场条件要求高,安装 工艺复杂 信号覆盖分布均匀,频带宽 投资成本高
频段 百米损耗 耦合损耗
900MHz 2.7dB 64dB
室内分布系统是利用分配网络将信源的信号馈入室分天线,覆盖 目标区域,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良好的信号覆盖,满足通信要求。
一.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的作用
消除信号盲区
改善信号弱区
吸纳话务量
室 内 分 布 系
统
目 录
一 二 三
室内分布系统简介 室分系统组成与分类 室分网络形态介绍
易协调、施工、建设周期短
全系统监控,资产可视化管理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光纤分布系统分类
信源接入 接入单元 (AU) 光纤 扩展单元 (EU) 光纤或网线 远端单元 (RU) 天线 一体化
光纤传输
射频信号
基带信号
网线传输 光纤传输
外接天线 基于AU和信源信号类型: 射频接口型 基带接口型 基于EU和RU的传输介质: 纯光纤分布系统 光纤+五类线分布 基于RU和天线链接形式: 天线一体化 外接天线
投资很高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信源设备--微蜂窝
作用 微型化的基站,所有设备浓
接核心网
微蜂窝
缩在小机箱内 提供容量 特点
基站控制器 微蜂窝
不需要机房 体积小,安装方便 扩容受限 维护不太方便
主要指标
载波容量、功率、接收灵敏度、杂散、互调等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室分定向天线
增益越高,尺寸越大 频率越高,尺寸越小
主要指标
频段、带宽、增益、驻波比、极化方式、方向图等
天线增益越高 ,波瓣越窄,
方向性越好,能量越集中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分布天线—联通新型全向天线
传统天线 新型天线
垂直面 测试图 (高频段)
水平面 测试图 (高频段) 高频段大角度增益提升:高频段+85°方向上(相对垂直面)明显提升约4dB; 高频段在+45° 方向上降低约4 dB;高频段将能量集中在+75°~+85。 高低频段大角度增益相当:低频和高频增益基本相当,利于室分2G、3G 及WLAN 协同设计; 天线不圆度指标提高:不圆度在1dB以内,主瓣方向各向一致性较好,能实现更均匀的覆盖。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室内分布系统分类
接入网元 信号分配网络
传输以射频电缆为主
分布天线
射频分布系统
传输以光纤为主
光纤分布系统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射频分布系统
接入网元 信号分配网络
射频电缆 无源器件
分布天线
无源分布系统 射频分布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射频 电缆
无源 有源设备 器件
有源分布系统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近端机
主要指标
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互调、杂散、 时延、EVM等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信源设备--对比分析
信源 类型 宏基站 G: 12载波 容量 微蜂窝 RRU SmallCell G: 1载波(家庭级) 4载波(企业级) 无线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
W: 4载波, 自身 自身 G:4载波 W: 4载波 可扩容 W: 1载波(家庭级) 不提供容量 不提供容量 L : 2载波 L : 2载波 L : 1载波 需专业 通信机房 无需机房,多制式接入时 需要多台设备安装位置 光纤或网线
室分定向天线
有效监控,资产无法实现显性化管理 现场施工质量难控制,物业协调困难
二. 室分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射频分布系统--有源分布
系统特点
耦合器 2G信源 3G信源 LTE信源 多频合路器 干放 功分器 室分吸顶天线
使用干放或直放站等大功率有源设备 补偿传输网络损耗,扩大覆盖范围 馈线不同其频段损耗不一,高频系统 覆盖难,多网融合难 信号分配网络复杂,器件多,线缆长 难以支持LTE M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