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泰安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古城曲阜,东连古齐都淄博,西濒黄河。
现辖泰山、岱岳两区,新泰、肥城两市,宁阳、东平两县,有86个乡镇办事处,3700多个行政村。
是首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首轮国家卫生城市,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2、地形地貌
泰安市境内拥有多种地形地貌,山地、丘陵、平原大致各占全市面积的1/3。
山地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和东部,海拔多在400~800m之间,部分山峰海拔超过1000m。
泰山位于泰安市区的北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为山东省最高峰,广阔平缓的华北平原与高峻雄伟的泰山相对高差达1300m以上,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形成泰山拔地通天的独特景观。
丘陵大多位于泰山山地外围,海拔200~400m,主要分布在市域东南部和西部。
3、水文地质
泰安市主要河流属大汶河水系,大汶河水系属于黄河流域,河长208公里,流域面积为9069平方公里。
该水系在泰山区境内主要河流为泮河及其支流。
泮河是大汶河的五大支流之一,起源于泰山主峰以西,流域面积368平方公里,河长42公里。
其中泰山区境内长33公里,该河流汇入大汶河。
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05g
4、气候、气象
泰安市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大气压环流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常年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平均26.1℃,历史最高极端气温42.5℃,一月份最低,平均-2.5℃,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6℃。
区内年平均地温为14.4-16℃。
地面温度的变化趋势是:春季地温开始逐渐升高,夏季最高,平均地温在0℃以下。
1月份地温均在-1.5℃以下,4月份均在16.9℃以下,7月份平均达到29.4℃,10月份均降至16.6℃以下。
无霜期200天左右。
全年主导风向为ENE,其次主导风向为东(E)。
历年平均降水量706.8mm,全年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北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山
东半岛沿海开放城市。
全市总面积7765平方公里,市域北依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西临黄河,东与莱芜、淄博、临沂市毗邻。
泰安市处于我国华北与华东、沿海与内陆、鲁中山区与黄淮海大平原等不同地域的结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区位条件十分有利,交通和农业、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很大,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全市工业涉及30多个门类,总体布局分为四大工业基地:一是泰城综合加工基地,主要产品有汽车、起重机械、轻工机械、电器、仪器仪表、农机、电线电缆、橡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二是以新汶矿务局为主体的新泰煤炭工业基地;三是以肥城矿务局为主体的肥城能源基地;四是磁窑化工基地。
现已形成以机械、建材、化工、煤炭、轻纺、酿造为主的现代化体系。
泰安市农牧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主要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生产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麻和蔬菜,泰山板栗、核桃、宁阳大枣及苹果、山楂、肥城桃等干鲜果品久负盛名,泰山赤灵芝、泰山参、何首乌及紫草、黄精等名药材享誉中外,泰山赤鳞鱼、鲁西黄牛、小尾寒羊为世界稀有品种;域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
现已探明的地下金属、非金属和稀有贵重金属矿藏有50余个品种,占全省固体矿产储量的50%左右,其中:石膏、岩盐、自然硫、钾长石、煤炭和建材的储量和产量尤为可观。
项目所在地泰山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辖财源、岱庙、泰前、上高、徐家楼5个街道,省庄、邱家店2个镇,共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人口6 3.37万人。
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99.35亿元,增长16.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 1亿元,增长2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9亿元,增长28.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93元,增长1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818元,增长1 5.5%。
岱道庵村隶属于泰前办事处,北部毗邻泰山,共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6404人,耕地总面积744亩。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