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 第7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7 第7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 植物生长2. 分化3. 脱分化4. 再分化5. 发育6. 极性7.种子寿命8.种子生活力9. 种子活力 10. 需光种子 11. 细胞全能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 13. 人工种子 14. 温周期现象15. 协调最适温度 16. 顶端优势 17. 生长的相关性 18. 向光性 19. 生长大周期 20. 根冠比21. 黄化现象 22. 光形态建成 23. 光敏色素 24. 光受体 25.感性运动 26.生物钟二、缩写符号翻译:1. TTC2. R/T3.Pr、Pfr4. PhyⅠ5.PhyⅡ6.R7.FR8. UV-B9. BLR 11. LAI 12.GI 13.RH三、填空题: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 、 。

2. 为使果树种子完成其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在其贮藏期可采用 法处理种子。

3. 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 和 。

4.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 和 。

5..种子萌发初期进行 呼吸,然后是 呼吸6. 有些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水分、氧气和温度外,还受 的影响。

7. 在种子吸水的第l阶段至第2阶段,其呼吸作用主要是以 呼吸为主。

8. 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总是在 长芽,在 长根。

这种现象称为 。

9.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 。

10.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 、 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11. 在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形成时,当CTK/IAA的比值高时, 诱导 的分化;当CTK/IAA的比值低时, 诱导 的分化;中等水平的CTK/IAA的比值,诱导 的分化。

12. 蓝紫光对植物茎的生长有 作用。

13. 烟草叶子中的烟碱是在 中合成的。

14. 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 和 ,其中 型是生理激活型。

15. 光敏色素的单体是由一个 和一个 所组成。

16. 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三种光受体为: 、 、 。

17. 光之所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是因为光促进了根内形成 的缘故。

18.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19.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氮肥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20.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21. 向光性的光受体是存在于质膜上的 。

22. 关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 分布不均匀,一是 分布不均匀。

23. 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2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和 。

25. 植物借助于生理钟准确地进行 。

26.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 、 和 。

但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四、 选择题く单项和多项 ):1.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是( )。

A.蓝紫光 B.紫外光 C.红光 D.远红光2.花生、棉花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

A.水 B.矿质元素 C.氧气 D.光照3.种子萌发需要光的植物有( )。

A.烟草 B.番茄 C.莴苣 D.西瓜4.红光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ABA形成 B.促进GA形成 C.促进CTK的形成 D.促进乙烯形成 5.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显著的变化是( )。

A. 蛋白质的变化 B.DNA的变化 C.RNA的变化 D.CTK的变化6.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中等水平(2.5%~3.5%)时,有利于( )。

A.木质部形成 B.韧皮部形成C.形成层分裂 D.木质部、韧皮部及形成层的形成7.在茎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表现出( )。

A.慢-快-慢 B.快-慢-快 C.缓慢生长 D.快速生长8.多种试验表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光受体是( )。

A.核黄素 B.花色素 C.光敏色素 D.叶绿素9.黄化幼苗被照射( )时,不利其形态建成。

A.红光 B.远红光 C.绿光 D.蓝光10.对烟草、棉花进行打顶,主要目的是控制植物的( )。

A.极性运输 B.顶端优势 C.生长大周期 D.根系发育11.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理想昼夜温度条件是( )。

A.昼夜温度均较高 B.昼夜温度相等 C.较高日温较低夜温 D.较高夜温较低日温12.植物生长在下述哪种条件下根冠比最大( )?A.土壤水分充足、氮肥充足、光照适中 B.土壤比较干旱、氮肥适中、光照较强C.土壤水分适中、氮肥充足、光照适中 D.土壤水分充足、氮肥适中、光照较弱 13.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要温度的高低,取决于( )。

A.原产地 B.生育期 C.光周期类型 D.营养条件14.在萌发条件下,苍耳的不休眠种子开始4小时的吸水属于( )。

A.代谢性吸水 B.吸胀吸水 C.渗透性吸水 D.主动吸水15.下列现象中,( )是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反应。

A.种子萌发 B.节间缩短 C.花诱导 D.小叶运动16.由于外界环境中有一定方向的刺激所引起的植物运动称( )。

A.向性运动 B.感性运动 C.生理钟 D.前三者都不是17.当KT/IAA的比值低,诱导( )分化,比值高时,诱导( )分化A.根、芽 B.芽、根 C.花、叶 D.叶、根18.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A.有关 B.一致 C.无关 D.不一致19.不同植物的顶端优势表现不同。

在下列4种植物中,具有较明显的顶端优势的有( )。

A.松柏 B.水稻 C.烟草 D.棉花20.促进植物向光弯曲最有效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蓝紫光 D.远红光五、简答题:1. 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有何不同?用哪个概念更能准确地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2. 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种子萌发时吸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三阶段细胞靠什么方式吸水?3. 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4. TTC染色法检查种子生活力的原理是什么?5. 光敏色素作用的模式主要有哪两类假说?6. 土壤中缺氮时为什么根/冠比会增大?7. 种子萌发时,有机物质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8. 植物极性产生的原因有哪些?9. 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10. 含羞草受震动后叶子下垂的机理是什么?.11、植物产生向光性弯曲的原因是什么?12、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和协调最适温度有何不同?13、何为根冠比?在生产上其调节措施有哪些?六、 论述题:1. 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试述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菊花的芽或叶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要经过哪些步骤?其优点如何?4. 水稻种子萌发时表现出“干根湿芽”现象的原因何在?5. 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某一生理过程与光敏色素有关?6、何为顶端优势?为什么植物会表现出顶端优势?试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植物生长(plant growth):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干重)上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以及原生质 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

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2. 分化(differentiation):指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

如植 物分生组织细胞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3.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 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4. 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培养中形成的处于脱分化状态的细胞团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 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 发育(development):在植物生命周期过程中,植物发生大小、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称为发育。

发育包括 生长与分化两个方面,即生长与分化贯穿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6. 极性(polarity):细胞、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的现象。

如扦插的枝条,无 论正插还是倒插,通常是形态学的下端长根,形态学的上端长枝叶。

7. 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种子寿命。

8. 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9. 种子活力(seed vigor):种子在田间条件(非理想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 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

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大小、成熟度有关,也与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有关。

10. 需光种子(light seed):需要光照才能萌发的种子称为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和许多杂草种子。

11.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 的潜在能力。

12.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 材料,包括植物器官、组织、花药、花粉、体细胞甚至原生质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培育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 胞,以及培育成植株的技术。

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 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13. 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将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芽体及小鳞茎等包裹在含有养分的胶囊内,这种具 有种子的功能,并可直接播种于大田的颗粒称为人工种子,又称人造种子或超级种子。

14. 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city):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

15. 协调最适温度(coordinate temperature):能使植株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协调最适温度通常要比生长最适温度低。

16. 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植物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并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17. 生长的相关性(growth correlation):植物各部分间在生长上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现象。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 包括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主茎和侧枝的相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等。

18. 向光性(phototropism):植物根据光照的方向而弯曲生长的现象。

19. 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一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这个过程称生长大周期。

20. 根冠比(root top ratio, R/T):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不同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