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8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2. 光周期中光期与暗期的重要性
临界暗期(夜长)
在光暗交替中,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大暗期 长度或指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
(1) 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


短日植物
长日植物
暗中断试验
SDP
LDP
(1) 暗期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


短日植物
长日植物
光期和暗期对开花的影响
暗期的重要性
四、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春化处理
2.调种引种 3.控制花期
闷麦法:把湿润的种子闷在 罐里放冷处40~50天,
南北方地区之间引种
低温处理促进开花,如香石竹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
一、发现和类型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三、光敏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
纬度愈高的地区(北方),夏季昼长,夜愈短;

日长,短
某地 日长,长


开花早
开花迟
SDP


开花迟
LDP
开花早

日 长
春分
冬至
夏至 秋分
北半球不
夜 长
同的纬度
地区昼夜
长度的季
节变化
冬至
1. 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引种载培
植物类型 引种方向 开花期
LDP
南种北移 早
北种南移 迟
SDP
南种北移 迟
北种南移 早
克勒布斯试验证明,植物体内的营养状况可以影响 植物的成花过程。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 (即C/N)比值高时,植物开花;比值低时,植物不 开花或开花延迟。
植物营养与开花 碳氮比假说—Krebs
G.Klebs通过大量试验证明,植物体内的营养状 况可以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提出了C/N比理论
要点:
花的最长日照长度,称为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
长日植物:天仙子 毒麦 菠菜 白芥菜
短日植物:菊 花 高凉菜 苍耳 大豆(北京)

>10 h >11 h >13 h >14 h <15 h <12 h <15.5 h <15 h
2~3 d 1d 1d 1d 12 d 2d 1d
暗期中断所需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长短
一般植物对接近暗期中间的光间断最敏感,如短日 植物苍耳在16 h长暗期中,在暗期开始后的8 h进行 闪光抑制开花的效果最高,暗期中断所需的光照强 度和时间长短,也与植物种类有关。
短时间、低强度光有效,是 光信号传导的低能反应,不 同于光合作用的高能反应。
红光最有效,远红光消除 红光的作用。
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苍耳、 紫苏、大麻、黄麻、草莓、烟草、 菊花、秋海棠、腊梅、日本牵牛等。
Short Day Chrysanthemum MC
(2)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延长光照可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 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相 对
短日植物 苍耳

花 反
临界日长

6 12 18 24
每天光期长度 ( h)
长日植物 相 天仙子
对 开 花 临界日长 反 应
6 12 18 24
每天光期长度 ( h)
三种主要光周
相 对
期反应类型 开



日中性植物
6 12 18 24 每天光期长度 ( h)
(4) 中日照植物 (intermediate-daylength plant)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2. 低温处理持续的时间
低温处理的持续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3. 足够水分,氧气和作为呼吸底物的糖类
-
冬图
黑8
麦 开 花 的 影 响
2 春 化 天 数 对
春化持续的时间对去春化效果的影响
三. 春化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感受春化作用的时期
从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体生长任何时期。
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
需要先短(花诱导)后长的日照型(花器官)双重日照 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
(7) 两极光周期植物 (amphophotoperiodism plant)
与中日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 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如狗尾草等。
临界日长
(使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使短日照植物开
LD
SD-LD
低温-LD GA-LD
CK
GA
冷处理
左:对照; 中:未冷处理,每天施用 10μgGA; 右:冷处理8周。
六、春化作用的假说
(1)梅尔彻斯(Melchers)和兰(Land) 由两个阶段组成
低温
前体A → → 中间产物B → → 最终产物C
I↓

↓Ⅲ(较高温)(完成春化)
(解除春化)
(2) 植物春化中核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启动表 达,一些特定的mRNA得以产生,形成相应的春化特异性 蛋白,最终完成春化必需的代谢过程。
中等日照(开花),较长或较短均保持营养生长, 如甘蔗要 求11.512.5小时日照。
(5) 长-短日植物 (long-short day plant)
需要先长(花诱导)后短的日照型(成花)双重日照条件, 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6) 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CTK能促进藜、紫罗兰、牵牛和浮萍等SDP成花,也 能促进LDP拟南芥的成花。
ABA代替短日照促使一些SDP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
2、其它化学物质 如有机酸、多胺、寡糖素等都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
多胺也可能是开花刺激物的组成之一。 甾类化合物在植物的成花诱导中起重要作用。 某些开花抑制物,从而使植物不能开花。 3、C/N比
小麦
白菜、 萝卜、 胡萝卜 天仙子
拟南芥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1. 低温 是进行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1~2℃为最有效的春化温度
去春化作用或春化解除作用/再春化
在春化过程完成之前,如果把春化植物再放加到25℃~ 40℃高温下,则低温的效果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下,可重新继续春化,称再春化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成花生理—学习重点
春化作用(感受低温部位); 光周期现象与光周期诱导; 光周期诱导机理(临界日长与临界暗期、光 暗周期的感受与刺激的传递;); 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的开花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
成花诱导:
经某种信号诱导,启动特异基因表达,植物改 变发育进程。
成花启动:
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的过程。
五. 春化作用与春化素,赤霉素及其他生长物质的关系
嫁接试验说明,在春化的植株中产生某种开花刺激物,传递到未 春化的植物而引起开花。
德国学者Melchers将其命名为春化素(Vernalin)
GA 可代替低温和长日照。GA是低温春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开花刺激物。
低温和赤霉素对烟草开花的效应
赤霉素对需低温胡 萝卜开花的影响
2~3 d
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 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
研究表明,暗期长度比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更为重要
各种植物开花时所需的临界日长不同
二、光周期诱导的机理 Mechanism of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1. 光周期诱导 2. 光周期中光期与暗期的重要性 3.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4. 成花刺激物 5. 植物营养和成花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许多植物在感受低温后,还需经长日照诱导才能 开花。如天仙子。
---春化只是对开花起诱导作用。
许多要求低温春化的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 如冬小麦、菠菜。但菊花例外。
春化与光周期的效应有时可相互代替或相互影 响。如低温代替光周期:春化期延长,能在短 日照下开花。
三、光周期理论的应用
1. 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引种载培 2. 调节花期 3. 加速良种繁育
1.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 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 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 周期诱导 。
植物在花原基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需满足一定的适 合光周期条件,以后在任何日长度下都可开花的现象。
过程中产生的一般物质。
1、植物激素
赤霉素对某些LDP(如天仙子、金光菊、黑眼菊)可 代替光照条件,在非诱导的短日条件下开花;对某些 冬性长日植物(如胡萝卜、甘蓝)可代替低温和长日 照,即不经春化即可开花。
IAA会抑制SDP成花;促进一些LDP如天仙子、毒麦 等的成花。
ETH能有效促进菠萝成花,同时还具有调节瓜类雌花 分化的作用。
红光和远红光对短日植物开花的影响
红光和远红光对长日植物开花的影响
(2)光期的作用
光期长度对是否开花没 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有 量上的影响。光期长度 决定花原基的数量,但 不成正比关系。
3.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 感受部位
感受光周期部位→叶片
信息或物质传递 形成花的部位→茎端分生组织
SD LD
花发育:
花器官的形成和生长。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
幼年期→花熟状态→开花→生殖生长 开花之前所必须达到一生理状态
适宜环境
低温 光照条件
花熟状态→→花→成花诱导 成花启动 花发育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