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冲击对比相互发展和影响。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有的几个文明古国,而且中国文化一直未曾遭受过什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交流或者碰撞。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两种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必定会带来世界性质的革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提起汉族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何谓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汉族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

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

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

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

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

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

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

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

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

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

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

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

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

关于“三教”,据记载此说起于三国时代。

吴国的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

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三教九流成了贬义词,泛指江湖上各种职业。

九流也被人分作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再加上某些学术流派的失传,所以现在学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定位为三方五家。

三方是儒、道、释,五家为儒教、宗法传统、道家、道教,佛。

当然,还有用九流这个概念的,比如有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综称为十家九流,这十家是,中国儒家,中国道家,中国佛家,中国墨家,中国法家,中国名家,中国兵家,中国阴阳家,中国纵横家,中国农家。

不仅如此,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在封建体制的熏陶下成就了更新的变更。

中国是世界上封建制度经历最完善的一个国家,从封建的萌芽到结束,经历了两千多年。

而封建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兼容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方面的辉煌。

中国的封建文化更多的应该是儒家文化,自从孔夫子创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封建发展中,儒家文化成为了封建思想寄生的一个母体。

然而,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测冲击是最大的。

1男性文化中国自封建以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

于是男人成了社会权利的象征,也拥有着更加自由的社会角色。

2女性文化女子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不是很好,中国文化里就出现了很多有关女性的一些特殊文化。

1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女有别之礼。

2惟务贞洁之贞操礼。

3女性之美仪。

4无才是德的妇德礼。

5三从四德之礼。

6夫死无再嫁之礼。

7出三不出之礼。

8 婆媳之礼。

……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残存,尽管很多东西禁锢着女性的发展,然而,文化的传承必然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仅在文化方面,在民族融合方面中国依然有着传统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认真的科学识别,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一步进行民族识别的人们共同体。

中华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

从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现的“夏”、“戎”、“狄”、“荆蛮”、“夷”、“诸濮”、“百越”等族别名称来看,我国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秦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使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高度统一在中央政权之下。

正因此,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长期发展的历史传统,包括服饰文化在内。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概要。

然而,从历史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发展与完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历史是一个大的熔炉,文化是这个熔炉里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历史的变革都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变更。

纵观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中国自古就与西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的发展就向着不同的方向。

然而,虽然各个地域的人种发展的步伐不同,但是,文化的发展却多少有着彼此的契合。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大国,她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还有最完善的政治体制,以及高度发达的文明。

于是,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模板,在这个时期,西方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科技文明和政治文明。

譬如,四大发明以及造船术,还有中国王朝的政治体制,西方各国都在学习效仿。

然而,西方文明的发展也在思想文明方面给中国文化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近代中国的科技落后迫使中国文化接受西方文明,然而正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中国文化的走向有了质的变更。

原本的儒家思想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批判,中国自认为政治体制发达的朝廷政治也被西方的民主文明所打击。

于是,中国人学会的在中国文化中根本就不会萌芽的东西,学会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论和共产主义思想,也学会如何在民众中实现民主与自由的普及。

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受到巨大的打击,然而,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的延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追求个人自由和民主的文化,他们的文明没有经历充分的封建体制的锻造,于是,在他们的文化之中就缺少了封建体制里的那些腐朽的东西,但是,也缺少了封建制度下造就的精神文明。

西方文化里充满的血腥与杀戮,然而正是这种战争式的冲击使西方文化传承了古罗马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

这些对于西方文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于是,西方文明里就有了古罗马的浪漫与自由,也有了古巴比伦的执着与政体多元。

西方文化主要就是资本主义成型后的文化和古罗马古希腊传承文化的结合。

这种文化就拥有了古代的精神文明,也拥有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西方文化总的来说,它在精神文化方面主要追求的就是个人主义的自由,在物质文明方面却一直追求着物质高度统一的集合。

而且,西方文化还传承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它在政治文明方面的追求与古代中国封建儒家思想有着十分的相似-政治的民主与透明,政治的多元与均一。

四两种文化的历史冲击历史上,中国与西方各国从来都没有断绝过交流,从封建时代到现今,中西方一直在发生着融合与冲击。

第一次冲击,这次冲击是在中国封建体制初步形成的阶段。

西方文化此时还存在于古罗马文明之中。

然而两种文明却在此时有着巨大的冲击,冲击的结果是,中国从奴隶制度中走出,而西方文化出现了封建的萌芽。

第二次冲击,这次冲击是在宋元时期,此时的中国封建文明已经高度发达,而西方文明中却夹杂着封建与奴隶的混合。

成吉思汗的三次西征不仅给西方人带来了灾难,更给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明和资本主义最原始的思想。

正是这种思想使西方人开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三次冲击,此次冲击是西方文明对中国封建体制的冲击,清朝末期,中国的封建体制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却朝气蓬勃,于是,一个年轻的少年打败了垂老的病者,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终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总结: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精髓,也是各个民族的存在灵魂。

文化的发展会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前进,然而,文化也会随着人类的前进而变更。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和最完善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文明就蕴含在这种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腾飞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发扬,然而文化不是闭门造车,中国文化的发扬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文化里的精髓。

正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我们不是不允许拿来,而是要在拿来的时候学会有选择的拿。

一切都拿那就是傻子,一切不拿那也是呆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童辉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J].心理科学,2000《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薛明扬《中西方文化比较》《世界通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