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大家好!
下面由我做这次的总结陈词。
纵观整场辩论不可谓不精彩,但是细细看来对方辩友存在不少漏洞。
1、我们今天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泛指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即是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化。
2、我方所讲融合西方文化并非对方辩友所说的中国文化趋于西化,当然我方也不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保持其纯粹性,只是保持到一个什么程度还是有异议。
下面就我方观点做以下总结: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两个相斥的实体。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其中一个中重要的因素。
伊斯兰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都经历了不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变迁,然而依旧保持他们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同样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未收到改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小农经济封建体制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视乎缺了一段)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时代在发展,文化发展必须与政治、经济相协调。
再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各民族、各文化的接触与沟通之频繁与密切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需要经过不断的“扬弃”“审视”来保持其纯粹性,但是融合西方文化,获得其现代意义并发挥创造的力量才能与时俱进。
最后,不管今天我们辩论双方站在何种立场,但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辩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两者关系这一问题。
我方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取舍有度,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