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6.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泵喷嘴组成:
驱动部分 压力产生部分 控制部分 喷嘴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电控泵喷嘴基本工作原理
a)进油过程;b)压油过程;C)喷油过程;d)停油过程 1-压油柱塞;2-高速电磁阀;3-喷油嘴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 供油正时控制
利用电磁阀控制正时活塞两侧油压。 利用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
正时控制系统
1-ECU 2-滚轮 3-滚轮架 4-电磁阀 5-正时活塞 6-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轴向压缩式分配泵时间控制系统
控制器:ECU与分配泵之间的信息中转。 驱动器:对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 。 高速电磁阀:控制分配泵供油开始与结束 。 类型:进油控制方式、回油控制方式。
1-控制器 2-驱动器 3-泵角传感器 4-燃油温度传感器 5-高速电磁阀 6-电磁阀关闭时间传感器 7-喷油始点传感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 供油量控制
利用电子调速器调节油量控制滑套位置。 电子调速器有转子螺线管型和螺线管型两种。
转子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 a)结构图;b)原理图
1-滑套位置传感器; 2-定子; 3-转子轴; 4-偏心钢球; 5-滑套; 6-线圈; 7-回位弹簧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系统: 采用“时间-压力控制” 或“压力控制”,喷油压力较高,称为高压电控 系统。以共轨系统为代表的。
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集“共轨”技术、“时 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多 气门技术 、废气再循环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 过滤器再生技术、压电技术等于一体,以压电式 高压共轨系统为代表。
多气门技术 每个气缸2个以上气门 。
废气再循环技术 降低NOx的排放量 。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3.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供(喷)油量控制:ECU根据转速、加速踏板位置确定基本供 (喷)油量;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起动开关、空调开关、反馈 信号等对供(喷)油量进行修正。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形成了 现代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 。
20世纪90年代,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应用日益增多, 控制精度不断提高,控制功能不断扩大,提高了柴油 机的竞争力。
2000年欧洲轿车的柴油化率达到27%,到2005年增 加到30%。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泵喷嘴预喷射过程
◆在预喷射过程中,缓冲活塞起到限制针阀上升速度的功用,借以实现理想 喷油规律的“先缓”。 ◆针阀上升、针阀室内的柴油被压回弹簧室过程中,缓冲活塞使泄油间隙逐 渐减小,节流增大,针阀上升速度变缓。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泵喷嘴进油过程
◆泵油柱塞在弹簧作用下 上移,高压腔容积增大。 ◆高速电磁阀处于初始开 启状态。 ◆柴油进人高压腔。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泵喷嘴喷油过程:
利用收缩活塞将喷射过程分为预喷射和主喷射两个阶段。 利用缓冲活塞控制针阀上升时的升程变化。 实现“先缓后急”的理想喷油规律。
•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 场与永久磁铁磁场相 互作用,使线圈和滑 套向上或向下移动 ;
•滑套则通过杠杆机构 驱动直列柱塞泵油量 调节拉杆左右移动 。
1-滑套 2-杠杆 3-拉杆位置传感器 4-线束连接器 5-油量调节拉杆 6-杠杆轴 7-上壳 8-铁心 9-可移动线圈 10-永久磁铁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5-推杆;
16-挺杆调整垫片;
17-滚轮;
18-驱动凸轮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2.P-T喷油器
a)驱动凸轮 b)柴油进入环形油腔 c)柴油进入计量室 d)喷油 e)喷油结束
1-上进油道; 2-柱塞环槽; 3-下进油道; 4-环形油腔; 5-计量量孔; 6-回油量孔; 7-回油道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轴向压缩式分配泵时间控制系统 回油控制方式
进、回油通道相互独立,用电磁阀取代传统滑套控制回油过 程,以实现供油量的时间控制。分配泵柱塞仍保留进油槽。
1-高速电磁阀 2 –回油口 3-进油口 4-泵角传感器 5-正时控制电磁阀 6-至喷油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泵喷嘴电控系统 泵喷嘴预喷射过程
预喷射开始:
◆喷射凸轮驱动泵油柱塞下移。 ◆初期电磁阀仍未关闭,高压腔内 的部分柴油被压回到进油管。 ◆ECU控制电磁阀通电、关闭高压 腔到进油管的通道时;高压腔内开 始产生压力,当压力达到18MPa时, 针阀承压锥面上承受的上升力高于 喷嘴弹簧力,针阀上升开启喷油孔, 预喷射开始。
柴油机低油压保护 ECU根据机油压力传感器信号,当机油压力低时减少供油 量,降低转速并报警; 当机油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切断燃油供给,强制熄火。
增压器工作保护 ECU根据增压压力信号适当调节供(喷)油量,并在增压 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报警。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
1-蓄电池; 2-车辆开关; 3-车速传感器; 4-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5-泵角传感器; 6-电子调速器; 7-滑套位置传感器; 8-燃油温度传感器; 9-正时控制电磁阀; 10-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量控制系统
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
•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产生一 个与通电占空比成正比的电 磁力,该电磁力使电枢和油 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移动 。
•电磁力与油量调节拉杆(或齿 条)回位弹簧力平衡 。
•改变螺线管的通电占空比即可 调节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的 位置 。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正时控制系统 ECU主要根据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供 油提前角,再根据其它信号进行修正 。 ECU根据正时传感器信号判断实际的供油正时, 并对供油正时进行闭环控制 。 正时控制器为电控液压式,可改变泵驱动轴与凸 轮轴的相对位置。 控制正时控制器的液压油路的电控元件:电磁阀 型、步进电机型。
供(喷)油正时控制:ECU根据转速、负荷信号来确定基本的供 (喷)油提前角;再根据反馈信号进行修正。
第四章பைடு நூலகம்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 ECU根据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 定最佳的供(喷)油速率和规律。
喷油压力的控制 ECU以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定 最佳的喷油压力,并对喷油压力进行闭环控制。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轴向压缩式分配泵时间控制系统 进油控制方式
进、回油通道合二为一,用电磁阀控制进、回油过程,以实 现供油量的时间控制。分配泵柱塞取消了进油槽。
1-分配泵柱塞 2-进回油口 3-高速电磁阀 4-喷油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量控制系统
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位置控制”方式。 ECU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实现喷油量控制 。 常用电子调速器有直流电动机型和、螺线管型。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供油量控制系统
直流电机型电子调速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四、径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六、单体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七、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八、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传感器 九、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附件 十、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 供油量控制
利用电子调速器调节油量控制滑套位置。 电子调速器有转子螺线管型和螺线管型两种。
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
1-螺线管 2-回位弹簧 3-电枢 4-滑套位置传感器 5-控制臂 6-滑套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P-T燃油系统
主要特点:是利用燃油 泵的供油压力“P”和喷 油器的计量时间“T”相 互配合,来控制循环供 油量。
组成:主油箱、柴油滤 清器、P-T燃油泵、P-T 喷油器、进油管、回油 管等组成。
1-油箱;
2-柴油滤清器;
3-P-T燃油泵; 4-P-T喷油器;
5-进油管;
1-回位弹簧 2-螺线管 3-转速传感器
第四章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相关主题